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能力训练、检测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日:“子,谪仙人也②!”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③,召入,而白已醉。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卷二○二》) 【注】①任侠:以“侠义”自任。②谪仙:指受到处罚而降到人间的神仙。③乐章:这里指可以配乐演唱的诗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遁:隐藏。 B.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擿:挑剔。 C.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辟:征召。 D.还寻阳,坐事下狱 坐:因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红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知章见其文,叹曰 问之人以穷其短 C.帝赐食,亲为调羹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D.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3.下面材料全能说明李白狂放不羁性情的一项是() ①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②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③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④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⑤撼其诗以激杨贵妃 ⑥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唐代诗人李白充满沉浮荣辱的人生经历,突出地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和性格特征。 B.李白天资聪颖,通晓诗书,年轻时就被州郡推荐参加有道科的科举考试,李白却不去应试。 C.作为文人的李白是孤傲和狂放不羁的,本文就体现出他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 D.李白游览并州时,曾见到郭子仪,认为他是奇才,因此,郭子仪犯了法,是李白为他救免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3分) 译文: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分) 译文: 附参考答案 1.A(“遁”应释为“逃走”) 2.C(C组前“为”,介词,引进省略的动作行为的对象“之”,可译为“给”、“替”;后“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A组两个“因”均为连词,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可译为“于是”、“就”。B组两个“其”均为代词,称代第三者,作定语,表示领属关系,可译为“他的”。D组两个“于”均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可译为“在”) 3.C(①陈述对象是李白的先人,⑤是指高力士有意陷害李白) 4.D(主客颠倒。应是郭子仪认为李白是奇才) 5.(1)这个人天生英才,聪慧出众,只要用学问进一步加以磨砺,便可以赶得上司马相如。(提示:“是子天才英特”是个判断句。“是子”即“这个青年”或“这个人”;“少益以学”既是省略句,“益”字后省略“砺之”,又是介词结构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以学”移至“少益”前。“天才”指天生俊才;“英特”即聪慧出众;“益”,进一步、稍微的意思) (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亲近的人容纳,更加桀骜不羁,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提示:“为……”表被动,构成被动句。“亲近”,动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身边受宠的人”。“骜放”,指傲慢不驯。“自修”,即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 作文推荐 作文题: 美洋溢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以审美的眼光观照世界,以富于美感的笔触描绘世界,高山大河、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人文景观乃至行为方式都可以作为美的使者,给人带来一份愉悦、一份陶醉。 请以“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轮回 高一7班师傲泽 最美是涅槃与死灭,往复不断的轮回。 春天樱花散落。其实那粉红色的花朵开得正盛。没有枯萎,没有凋谢,没有因失去水分而变得蜡黄干枯。就在最美的时刻,心形的花瓣被风吹落一地。连死亡的时刻都盛放着,死得那么孤绝那么美。下一年,树上又开满樱花。下一年,樱花涅槃又死灭。 夏天浪花破碎。湛蓝的海水被风吹隆,绵延成弧形冲向海岸。明知无法逾越那礁石与山峦。那就迎面相撞,粉碎成透明的玻璃四溅,然后才甘心归入永恒宁静的深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绽放,死得那么英勇那么美。另一处,海风又吹皱出水纹。另一处,浪花涅槃又死灭。 秋天枫叶飘飞。渐冷的天气和渐少的日光摧残着秋叶,但总要用自己最后的全部力量惊心动魄地红一次。风来时,便可以放手,不问去往何方。落土处便做归宿,死得那么从容那么美。下一秒,一片绿叶又痛苦地转作红色。下一秒,枫叶涅槃又死灭。 冬天雪花融化。接触到什么的那一瞬间终于感觉到温暖。即使这温暖的代价就是自己六边形的棱角渐渐隐没消失,化为空气中看不见的水滴。就这么在温暖中死去,死得那么淡漠那么美。隔几天,云层中的水滴又凝结在一起。隔几天,雪花涅槃又死灭。 花开,花落,花开。浪聚,浪碎,浪聚。叶红,叶枯,叶红。雪凝,雪化,雪凝。春,夏,秋,冬,然后又是一春。我想人间大抵如此。并没有什么永恒的生命。人们看见生的美丽,欣赏生机的美,惋惜于一切事物的死灭。但其实,这死灭也那么美。若没有死灭,何来的涅槃。而一切的涅槃,也都终归死灭。这便是生与死与生的轮回。它生了一切的涅槃、死灭与涅槃,循环往复,从不偏私,从不紊乱。这便是人问惟一的永恒。 我看这轮回。它从没有停止过。一切的涅槃与死灭与涅槃就此都变得渺小了。我看涅槃的美,我看死灭的美。我看万事万物都在这轮回中各得其所,经历着各自的死灭与涅槃。这一切就不再标志着赞叹与惋惜、热爱与仇恨。只剩宁静。像时间流淌。最美是轮回。虽然它并无所谓美与不美。 [点评] 以“美”为话题的文章很好写,因为可写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也难写,因为对于美的认识与赏鉴太难了。师傲泽同学的这篇《轮回》胆量之大,令人称奇。文章中所谈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生命的美。对一个孩子来说,这个命题确实太大了。然而文章中对于这个主题分寸拿捏的十分恰当,既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也没有毫无根据的胡吹一起。而是用自己最真诚的心灵去感悟触碰。语言虽略显轻飘,但并不浮华。一年四季,不就是生死的更迭吗?跳出一个磁场,站在一个高点来俯视这些生命代谢,不悲天悯人,不沾沾自喜。是不是略有一点禅趣呢?(指导教师:尹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