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结合全诗,从诗歌的表现手法角度谈谈颈联中“惊”字的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原文填空。(共10分,每空1分) (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 _______,朝不虑夕。 (2)策扶老以流憩, ▲ 。 ▲ ,鸟倦飞而知还。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形影相吊。 (4)闾阎扑地, ▲ ;舸舰弥津, ▲ 。 (5)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 __________。 (6)__________▲ 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7)_________▲ 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1、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6分) 答: 12、“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 13、 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4、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从中选取至少两种表现手法写一段鉴赏文字。(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20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卓然/船棹 庇佑/毗邻 巢穴/蜂窠 拾掇/点缀 B.窈窕/眺望 踹水/遄飞 央浼/怏快 埋怨/埋没 C.遐观/不暇 纡回/吁气 逋慢/照浦 奉诏/昭然 D.筹划/田畴 积累/连累 漂泊/停泊 拮据/诘问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经过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腐朽没落的唐帝国已是日薄西山了。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引导,为企业内部薪酬分配和调整分配关系搭建信息平台,国资委决定自2008年开始在中央企业开展职位薪酬调查工作。 B.在汶川大地震中,有那么一群普通人,他们在那最危急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的良知,用鲜血甚至生命呵护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铸就了伟大的师魂! C.今年台风频繁“光顾”我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容易形成气旋,导致极端天气现象增加;二是因为今年西太平洋海温升高,气压偏强,导致台风西行,频频在我国沿海登陆。 D.在新形势下,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这一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8、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5分) 情景:安徽泗县双语中学某毕业生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就要开学了,父亲坚持要亲自去东北送儿子去学校报道,被儿子婉拒了。 要求:(1)父亲说出坚持的理由,儿子的婉拒要有针对性和说服力。(2)符合情境与身份,语言得体。 父亲坚持说: 儿子婉拒说: 1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 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十六七岁正是人生的多梦时节,这些梦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有对丰富多彩生活的渴望,也有对理想目标的拼搏与追求……这些梦都是美好的,它体现了一名中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认识,请围绕上述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人生的阅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有真情实感。 ②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 ③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双语中学高二阶段性考试参考答案 10、(10分)(答案略) 11、(6分)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每个要点3分,意对即可给分) 12、(6分)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每一点2分,意对即可给分) 19、(6分)示例:小溪如果害怕大海,那它永远不能澎湃;流星如果害怕燃烧,那它永远不能闪耀;巨轮如果害怕骇浪,那它永远不能起航。蜡烛如果怕被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幼苗如果害怕风雨,那它永远不能长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