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⑥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6.阅读以上文段,写出作者游踪。 答: 7.文章写登山经过,为什么处处都写古人登山的情形?这样写对下文的抒情议论有什么作用? 答: 8.哪句话是第⑥自然段点睛的句子? 答:___ 9.试比较“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与“感谢那些黄山石工,他们让峭壁退让了,他们让险处回避了”。哪一句的表达效果较好?为什么? 答: 三、 10.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黄山记》是我国代作家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有_____、等。 11.试用平实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信息要点。(以“黄山”开头,不超过35个字)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丽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甩,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黄山 答案: 二 6.温泉宾馆—人字瀑—立马亭—龙蟠坡—半山寺—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天都峰7.文章处处都将今天的登山道路与古人登山途径作对比,强调今天的登山道路已“化险为夷”,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张本.8.“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9.前一句的表达效果较好.让“峭壁”“险处”充当主语,就更好的突出了它们的“退让”和“回避”,拟人手法运用也更加明显、自然,从而更生动的表象出黄山石工征服自然的英勇气概和无比自豪的情感。 三 10.当徐迟《祁连山下》《歌德巴赫猜想》11.地处皖南山区,面积千余平方公里,因山火喷发而成,多为花岗岩山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