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高二语文练习题:山东省高密市11-12学年高二语文上册10月月考调研考试题(附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山东省高密市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胚胎(pēi) 创痕(chuàng) 强颜(qiáng) 长歌当哭(dàng)
    B.龟裂(jūn) 筵席(yán) 骄横(héng) 更相为命(gēng)
    C.粗犷(guǎng) 纤维(xiān) 挨打(ái) 殒身不恤(yǔn)
    D.菲薄(fēi) 汲取(jí) 慰藉(jiè) 恰如其分(fēn)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隔漠 遐观 纷至沓来 碎琼乱玉
    B. 庇佑 荒芜 三径就荒 莺歌燕舞
    C. 流憩 迤逦 眉清目秀 缺撼
    D. 幅员 泠然 洗耳躬听 日薄西山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 宝藏。
    ②在这次为汶川大地震举行的各种赈灾活动中,人们点燃一支支贮满真情的蜡烛,_________受灾的人们渡过难关,走出灾难。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只要拥有希望,一切都将过去。
    A. 寻找 祈求 尽管 B. 寻求 乞求 尽管
    C. 寻找 乞求 但是 D. 寻求 祈求 但是
    4.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电视连续剧《亮剑》在黄金时段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对它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今天是中秋节,无法回家的同学聚在一起,又唱又跳,享受天伦之乐。
    C、对灾区人民,首先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丰碑,不但记载着历史的辉煌,同时也熔铸着岁月的苦难。因此,阅读、欣赏古诗词是我们翻阅历史、回味历史、透视历史的一种方式。
    B .要写好高考作文,我们在平时就必须明确高考作文的能力要求。在下笔前,要注意审清题意,明确写作的中心,切忌不要匆匆下笔,结果离题万里。
    C.改革开放后,落后的通信网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80年代中期,政府加快了基础电信设施,固定电话也开始迎来它的流金岁月。
    D.当今世界,由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使得进军宇宙已经成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B.英国女作家罗琳所写的长篇系列小说:《哈里•波特与密室》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创造了出版史上的神话。
    C.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是什么打动了晋武帝?是李密对祖母的至孝的真情?是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难处境?还是对晋武帝的“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效忠保证?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
    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7.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琴乐也因此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
    B.“和雅”“清淡”的琴乐追求“味为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C.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二为一。
    D.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
    8.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
    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依次阐述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古琴的韵味和演奏时应有的规范,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B.伯牙在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便拿出古琴,弹奏起来。他意识到古琴演奏应达到天、人、琴合一的意境。
    C.儒家入世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琴诀》阐发的正是这一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和雅”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的诗句,增强了说服力。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录鬼簿》序
    钟嗣成
    贤愚寿夭,死生祸福之理,固兼乎气数而言,圣贤未尝不论也。盖阴阳之屈伸,即人鬼之生死,人而知夫生死之道,顺受其正,又岂有岩墙、桎梏之厄哉?
    虽然,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已死之鬼何异?此固未暇论也。其或稍知义理,口发善言,而于学问之道,甘于暴弃,临终之后,漠然无闻,则又不若块然之鬼之愈也。
    予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独不知天地阖辟,亘古及令,自有不死之鬼在,何则?圣贤之君臣,忠孝之士子,小善大功,着在方册者,日月炳焕,山川流峙,及乎千万劫无穷已,是则虽鬼而不鬼者也。
    余因暇日,缅怀故人,门第卑微,职位不振,高才博识,俱有可录。岁月弥久,堙没无闻,遂传其本本末,吊以乐章。复以前乎此者,叙其姓名,述其所作,冀乎初学之士,刻意词章,使冰寒于水,青胜于蓝,则亦幸矣。名之日录鬼簿。
    嗟乎!余亦鬼也。使已死未死之鬼,作不死之鬼得以传远,余又何幸焉?若夫高尚之士,性理之学,以为得罪于圣门者,吾党且啖蛤蜊,别与知味者道。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