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概括文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4分) 20.请结合文本④段的内容,分析这篇评传的特征。(5分) 21.请结合文本,简述傅斯年先生的哪些品质在今天还有积极意义。(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仿写。下面这首小诗借“梅”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请选择另一事物表达你对另一话题的思考。(6分) 梅 一片玉瓣,是一滴生命; 剥落了生命,你招来了燕语和莺啼。 23.将下面一段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6分) 劳动部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近日联合颁布《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对境外就业中介实行行政许可证制度,并定于2011年7月1日起,出境就业的中国公民必须与境外雇主直接签订劳动合同。这将使中国境外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得到当地国家法律和劳工部门的双重保障。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则犹太谚语:“你需要经常在口袋里装上两张纸条,一张上写着‘我只是一粒尘埃’,另一张上则写着‘世界为我而造’。”的确,“我”很渺小,置身芸芸众生之中,沧海一粟,轻如鸿毛;可“我”又很重要,立于茫茫天地之间,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对自我的品读与审视,伴随人生的始终,关乎人生的成败。 请以“读我”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D 2.C(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改为“眼花缭乱”) 3.A(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B项结构混乱,“包括…”和“由…组成”两个句式杂糅。C项中 “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不断扩大”搭配不当。D项“这种为了商业利润而绑架消费者”后缺少“的行径”,成分残缺) 4.B ⑥引出话题,④紧承上句指出趣味对于文学欣赏和创造的重要,③总结上文,②进一步指出文学的修养就是趣味的修养,①用比喻表明趣味的由来,⑤指出文学趣味之难。(《文学的趣味》朱光潜) 二、5.A 易,轻视,看不起。 6.B A 代词,他 B 连词,来/介词,用 C 介词,替 D 连词,于是 7.D ②说明禁止巫祭,没有“不残”;③说明治理得好。 8.C 安排王正民到鄂州做官的是皇帝。 9. (1)断句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共11处,每对3处1分,全对4分) (2)翻译 ①(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3分,译出“居”、“持”各一分,句意1分) ②(陈公弼)把其余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3分,译出“给”、“使令”各1分,句意1分) 10.(1)表达了词人的怅惘之情和孤寂之感。(2分)词人倚楼怅望,金陵山水在雨过天晴的秋色里显得分外明净而爽朗,想到六朝兴废尽入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担忧时政的怅惘之情;(1分) 凄冷的太阳默默地向西沉下,苍茫的夜幕即将降临,更增加了他的孤寂之感。(1分)(意思对即可) 或者:表达了作者担忧时政的惆帐之情和无人可诉的孤寂之感。(2分)诗人靠着层楼,面对清秋景象,想到历朝兴废尽人渔樵闲话,心中不免生出国家兴衰的慨叹和担忧时政的惆怅之情;(1分)诗人面对清秋寒日西下之景,独倚层楼,“无言”寂寞,更生出一种无人可诉的孤寂和无奈。(1分) (意思对即可) (2)“浸”有浸染之意,(1分)一个“浸”字描绘出天幕低垂、天空仿佛被江水渗透的景象,表现出天水相连、浑然一色的宏大开阔的意境。(2分)(意思对即可) 11.默写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12.B、C(A.应是一种“把人当做最高价值”的思想体系。D.最伟大贡献应是:人的自我实现,才是最高价值。E.“获得这种需要的人是最有价值的人”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马斯洛的观点。) 三、13.A(善待人性,不管是善还是恶,这是浅层的人道主义。“用法律形式约束”是违反人道主义的,但它符合公正原则。人道主义原则是将人视为最高价值,将人的目的和需要视为万物评判的价值标准,因此B、C、D项为正确项。) 14.①一切人性都是最高价值。②人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4分。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15.深刻的、精确的人道主义原则,是人的自我实现(使人成其为人),而人的自我实现(使人成其为人)的最根本条件就是自由,因此,自由是人道主义的根本原则。 [4分。“深刻的、精确的人道主义原则”1分,“人的自我实现”1分;“最根本条件”1分,“自由”1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1)细节描写,如“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2)动作描写,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来.”(3)语言描写,如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4)心理描写,如“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郡位汉子早点出现呀,……大哥由沉默交得烦璨,又由烦燥变得愤怒。……大哥终于绝望了”(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17.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名和姓,这样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2分)姓名并不重要,这个汉子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这样写,有代表性.(3分) 18.(1)这是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2)是大哥从五年前那件事上获得的人生启示;(3)是大哥这些年坚守的人生信条;(4)是大哥企业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分)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 19. 第一段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主家世,(1分)二是求学经历(1分)。说明传主品格的形成的原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传主思想的影响)(1分),为后文叙述传主的事迹作铺垫(1分)。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文节选部分主要介绍传主的为人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但在开头介绍世家、学习的经历,其目的是要说明传主思想品格形成的基础。作用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补充:作用如答为“了解传主”或“使读者产生深刻印象”也可给1分) 20. ①选材典型。本段选取了赶孔祥熙下台这一材料,叙述了传主与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冲突,能够代表传主威武不屈的人文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典型性; ②记叙真实。介绍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直接引述了蒋介石与傅斯年的对话,突出了“传”的真实性; ③叙议结合。在叙述中,有点睛的议论,并引用文天祥的话,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高度评价。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传记的体裁特征包括内容的真实性(材料来源如资料、引用等)、技法的文学性,如材料的取舍与叙述;评传的叙议结合等等。 答对1点,得1分,对2点给3分,对3点给5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补充:①只写评传的特点,但没有结合文本的最多给2分;②答对了3要点,但不是结合文本④段内容最多给2分;③“叙议结合”如写成“评传结合”或“夹叙夹议”也给2分;④写成塑造人物手法不给分;⑤答成“”“兴趣性”“趣味性”不给分) 21. 有以下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①办事果断,有担当:如处理北大伪教授的问题就敢于担当责任。 ②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如赶走任行政院长的孔祥熙,不怕得罪蒋介石。 ③爱憎分明,有良知和气节:如对伪教授的处理。 ④有责任感:担任参政院参政员和校长时尽职尽责。 ⑤严于律己,清贫自守:如担任台大校长时的言行。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传主的作为所反映的精神品格对读者具有教育作用。答题时必须要有品质的概括和举例。 答对1点得1分,两点给3分,3点给4分,4点给5分,5点给6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只写品质,不举事例,只给一半分,然后四舍五入计分) 22.举例: (6分) 书: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理性与良知。 船:一片归帆,是一缕乡情;倾注着乡情,你满载着沧桑和希望。 泉:一股细流,是一曲欢歌;汇聚了欢歌,你成就为大江与汪洋。 叶:一片嫩绿,是一份自然;呼吸着自然.你孕育出果实与丰收。 菊: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高洁和恬淡。 (诗歌形式3分,比喻修辞1分,哲理或情感2分) 23. 我国自7月1日起实行境外就业中介许可证制度。 【参考译文】 公名为希亮,字公弼,姓陈。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僧人,他出入章献皇后家,与几个显贵的人(公卿大夫之类)来往,倚仗着他们的势力占据百姓的土地,人们没有谁敢正眼看他,陈希亮收捕惩治他,在法律上定他的罪,全县的人都很惊惧。后去职担任雩都县令。资深的官吏曾腆轻视法律,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就轻视他。陈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处他的重大罪责,曾腆叩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他,宽免了他。适逢陈公修建县学,曾腆把家财用来资助官府,让子弟都进入县学学习,最终他成为良吏,并且子弟中有考取了进士的。当地的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把这叫作“春斋”,他们说,不这样做就会发生火灾。陈希亮禁止了这项活动,百姓不敢犯禁,火灾也没有发生。陈希亮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雷甲不能辖制(管制)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公亲自统帅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头人人一样笔挺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吏士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劝告其余的人并使他们离开,让雷甲用捕捉盗贼的方式赎本身的罪。 屯驻在寿春的虎翼军士兵因为谋反被诛杀,迁移其余没有谋反的士兵数百人到庐州.士兵正惶惑不安.一天,有暗中进入公府房屋将要做不利之事的人.衬公笑着说:"这必定是喝醉酒而已." (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士兵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仓库。 陈公作京西转运使。石塘河的役兵反叛,他们的首领周元,在汝州、洛州之间引起震动。陈公听说了这件事,当天率领轻骑出去巡视杀死了周元来示众,并流放了一个军校,其余都像当初一样派遣他们赶去做劳役。退休后逝世,享年六十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