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秋声仿佛是我们生命的唯一。 高粱地外边是野性草地,昆虫们齐声歌唱着,像一个庞大的交响乐队。蝉的高音,在初秋是极纯正的,算是首席小提琴。蛙歌,是唯一可以与之见高低的音律,它好似从不远的湿地里突然冒出来的,此起彼伏而空洞如箫。当然,还有蝈蝈和蚂蚱们唧唧喳喳的无限度地倾诉,那只是背景音乐而已,总是在那里存在着。 听着听着,你觉得周遭渐入万籁俱寂的氛围,有声似无声了。这便是天籁之妙处,会把你的整个心灵融化于空灵之中,因为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彩色的无忧亦无虑的梦之乡。这时的你,是幸福的人。你是在大自然的温怀里,变成了地地道道的自然之子。你要感恩秋之声,她以深沉的诗意的祝福,抚慰着你跋涉中疲惫的灵魂。 此刻,假如你真诚而怀有敬意地去侧耳谛听的话,就能听得见一片叶子、一个花瓣、一粒松子的心灵独白,抑或能听得见小小蚂蚁们齐心协力搬动重物的呼号之声。于是,秋之声使你心怀若谷灵魂安静,远离尘嚣与无谓的争斗,这便是天籁的本来意义。所以古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一个人想要真心聆听天籁的话,则必须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假如你过分攻于心计,沉溺于称雄称霸的好斗之中,便也无缘于天籁。 简而言之,与天籁相伴者一定是智者。智者与天籁相伴,并非为了出世,而是为了更好地更清醒地去入世。假如我们每个人心中都珍藏有天籁,那么,光明一定多于黑暗,正义一定优于邪恶。假若你心向往之,天籁就会来与你相伴,这需要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 秋声起处是故乡,只要我的故乡还在,还怕没有天籁可聆听吗?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描写故乡五色斑斓、荞麦花香等充满生机的秋景,营造出美妙和谐的意境,为下文写美妙的秋声作铺垫。 B.作者写陶渊明向往桃花源,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生活,是为了指出陶渊明有如天籁般宁静而淡泊的心灵,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 C.作者认为故乡的秋声神秘美妙、纯净和谐,给作者带来奢侈的美妙享受的同时,也给作者带来无限的人生启迪。 D.作者在文中写自己经常带一二个要好的同学来吃西瓜,目的是带领读者一起感受那美妙的情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他们自己童年生活的怀想。 E.本文写景状物生动形象而意趣横生,颇具感染力;发表议论语言精辟且多警策之语,见解独到又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11.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聆听到天籁?请简要作答。(4分) 12.作者儿时在故乡倾听过哪些美妙的天籁?请列举出来,并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积累,谈谈某种美妙的天籁带给你的启迪。(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3.下面一则报道除内容外,在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予以修改。(4分,每处1分) 今年我省对外招商的重点项目是在农业、交通、信息产业的技术改造方面①,并将在改良投资环境的同时②,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③。 据介绍,目前我省各市都已根据“国民待遇”的原则④,制订了减轻企业负担的一些措施⑤。海关总署已公布从今年1月1日起,对345个税别号生产设备的进口暂行税下调50%以下⑥。 序 号修改 14.阅读下列语段,按照语境填入适当的句子。(6分) 唐宋诗词歌赋,它是一座巍巍丰碑,计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遗产;它又是一顶灿灿王冠,缀满了中国文学智慧的奇珍异宝。在这里,你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 ① ;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 ② ;在这里:有怒发冲冠的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的故乡情;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 ③ 。 15.汉字是彪柄千秋的美丽魔方。古代“说文解字”是解析汉字领悟其美的一种形式,汉字新说也是我们理解汉字的一种形式。请参照例子,从“悟”“诱”“企”“厌”“春”“臭”“毛”字中任选两个进行解说。(4分) 例句:思----勤耕心上田,思想才有丰收的果实。 忌----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能不为人所忌恨么? (1) (2) 五、作文(70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世间有小聪明和大智慧。小聪明者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能随机应变,表现得聪明伶俐,很受众人欢迎。大智慧者以社会环境为中心看问题,表现得稳重质朴甚至木讷笨拙。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德化一中、大田一中2012春高二年第一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答案 2.B(物:指人,这里指歌女们) 3.C (全部直接表现的是③⑤⑥⑦) 4.C (本是酒后的一场游戏,无所谓名次) (2)(4分)示例一: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二:直抒胸臆。(1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3分)(意思对即可) 9.(5分)垂垂老矣的葛朗台即将走向死亡,(1分)临终前神甫前来给他做法事,将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1分)没想到将死的葛朗台看到金子,便奋不顾身地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要了他的命。(2分)在吩咐欧也妮管好金钱,将来到那边向他交账之后,他便死去了。(1分) 10.(5分)B D(B项中“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这种悠然生活的向往。”有误;D项中“目的是带领读者一起感受那美妙的情境,进而引发读者对他们自己童年生活的怀想。” 有误。) 11.(4分)要点:①把自己看小,看淡,看轻的人。(1分);②不利欲熏心、内心空灵的人③多有善举而无恶习的人;④有一颗宁静而淡泊的心的人。(每点1分) 12. (6分)概括作者儿时听过的天籁:故乡声势浩大的高粱叶声;美妙和谐的昆虫的鸣叫声(2分)。叙述交代自己心中的“美妙的天籁”,结合自己举例(2分);针对“美妙的天籁”谈自己获得的启迪(2分) 13.(4分,每处1分)(1)②并将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同时 (2)③ 注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外来投资者适当的优惠 (3)⑤ 制订了一些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 (4)⑥ 对345个税别号的生产设备的进口暂行税下调50%以上。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无奈他们命运都不太顺畅,仕途艰 难,而生活的经历又颇多相似之处。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随后一歌女唱道:“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又一歌女出场:“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又伸手画壁,说道:“两首绝句。”王之涣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有唱他的诗作,面子上似乎有点下不来。就对王、高二位说:“这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丫头片子,所唱不过是‘巴人下里’之类不入流的歌曲,那‘阳春白雪’之类的高雅之曲,哪是她们唱得了的呢!”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说:“到这个小妮子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甭客气,二位就拜倒于座前,尊我为师好了。”三位诗人说笑着等待着。一会儿,轮到那个梳着双髻的最漂亮的姑娘唱了,她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④王之涣得意至极,揶揄王昌龄和高适说:“怎么样,土包子,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那些歌手们听到笑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走了过来:“请问几位大人,在笑什么呢?”王昌龄就把比诗的缘由告诉她们。歌女们施礼下拜:“请原谅我们俗眼不识神仙,恭请诸位大人赴宴。”三位诗人应了她们的邀请,欢宴一天。 [唐]薛用弱《集异记》卷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