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文中“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中“所闻者”是指( ) A. 韩愈因收召后学作《师说》而得到“狂人”的骂名 B. 屈子赋中“邑犬群吠,吠所怪也”的话 C. 庸、蜀之南“日出则犬吠”的怪事 D. 南越下大雪,狗对天狂吠多日的怪事 15. 联系韩愈《师说》,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 A. 都侧重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 B. 都着眼于“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进行批判和揭露。 C. 韩文侧重于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柳文着眼于颂扬韩愈抗颜为师。 D. 韩文用对比分析阐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危害,柳文追根溯源,揭示“不事师”的缘由。 (二)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16—19题 曾鲁,字得之,新淦人。年七岁,能暗诵《五经》,一字不遗。稍长,博通古今。凡数千年国体人才,制度沿革,无不能言者。以文学闻于时。元至正中,鲁帅里中豪,集少壮保乡曲。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人号其里曰君子乡。 五年二月,帝问丞相:“鲁何官?”对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阶,拜中顺大夫、礼部侍郎。鲁以“顺”字犯其父讳辞,就朝请下阶。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儒臣草诏,上阅鲁稿大悦曰:“顷陶凯文已起人意,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未几,命主京畿乡试。甘露降钟山,群臣以诗赋献,帝独褒鲁。是年十二月,引疾归,道卒。淳安徐尊生尝曰:“南京有博学士二人,以笔为舌者宋景濂,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鲁属文不留稿,其徒间有所辑录,亦未成书云。 (选自《明史》卷一百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四)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会编类礼书,复留之 会:恰巧,适逢 B. 鲁让曰:袭帕误耳 让:谦让,退让 C.使者谢过,即令易去 谢:认错,道歉 D.是年十二月,引疾归 引疾:称病辞职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纳贡称藩而不奉正朔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岛夷乃狡狯如此耶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鲁复如此,文运其昌乎 其皆出于此乎 D. 以舌为笔者曾得之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鲁小时候博通古今,凡几千年的国家体制人才,制度沿革,没有不能够道出的,他依凭文章才学闻名于当时。 B.洪武初年,曾鲁为撰修《元史》总裁官,修成《元史》,曾鲁居首功。后来曾鲁又奉命编修归类礼书,当时议论礼的人很多,曾鲁在众人中扬言:“某礼应依据某说则对,依从某说则不对。”有与他争辨诘问的,他一定一一举传记来告知。 C.安南陈述明篡位自立,害怕被讨伐,派使者入朝进贡以观测朝廷的意图。曾鲁察知阴谋,马上诘问使者,安南使者不敢隐讳,完全道出了其中的事实。皇帝从此器重曾鲁。 D.洪武五年二月,皇帝破格提升曾鲁六个品级,拜他为中顺大夫、礼部侍郎。曾鲁因“顺”字冒犯自己父亲的名讳,就上朝奏请降一个品级,未获吏部批准。甘露降临钟山,群臣敬献诗赋给皇帝,皇帝只褒奖了曾鲁。 19.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数具牛酒,为开陈顺逆。众皆遵约束,无敢为非议者。(3分) (2)吏部持典制,不之许。戍将捕获倭人,帝命归之。(2分) 20.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8分) (1)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2) 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 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 (4) 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6)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声赋》 (7) 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8) 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21.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园 黎 简 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①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 ① 寒花:菊花。 (1)这首诗首联中“窥”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结合景物描写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3分) 四、文学名著阅读 ( 14分) 22.选出下列关于《三国演义》《家》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 )( )(5分) A.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表妹,梅表妹却在回避他,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本想安慰他,但看到觉新一味地妥协,转而责备他咎由自取。觉慧突然感觉在思想上跟他的大哥是离得愈来愈远了。(《家》) B.觉慧在第二天放学后才听到鸣凤跳湖自尽的消息,他觉得恐怖和绝望,情绪非常激动,悲愤地追问鸣凤的死因。之后他一个人跑到花园湖畔怀念鸣凤,为没能保护好她而感到深深的愧疚,对造成鸣凤之死的封建家庭感到深切的痛恨。(《家》) C.陈宫做中牟县令时,捉住了行刺董卓失败的曹操,因感佩曹操的抱负而弃官和他一起逃走。在曹操残暴杀害吕伯奢一家后,陈宫离开了曹操,后来辅助吕布,多次设计打败曹操。后被曹操活捉,经曹操婉言相劝,陈宫最终投降他。《三国演义》 D.张飞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上拴树枝,来回奔跑,冲起尘土,使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一人一骑立于桥头,曹军众将蜂拥而至。他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杰肝胆碎裂而死。曹操及诸将士仓皇而逃。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下令拆桥,曹操方知中了张飞的疑兵之计。《三国演义》 E.鲁肃邀请关羽前来东吴赴宴,在庭后埋伏刀斧手,席间欲害关羽,夺得荆州。关羽只带数人前来赴宴。酒至半酣,关羽婉言对抗鲁肃诘难,后关羽右手提刀,“劫持”鲁肃到岸边,关平驾船过来接应,吕蒙、甘宁等欲出,又恐伤及鲁肃,只能作罢。《三国演义》 23.简述题(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放夏侯懋如放一鸭,而得伯约如得一凤”,这“一凤”是谁?请简述孔明是如何用计“得一凤”的。(《三国演义》) (2) 对于要瑞珏搬到城外生产这件事,觉新、觉民、觉慧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不同? 24.阅读《曾国藩家书》《苏菲的世界》,回答问题(两题任选一题)(4分) (1) 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向苏菲介绍了对欧洲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柏拉图。请你据信介绍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不少于60字) (2) 《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有一封名为《致诸弟•勉励自立课程》的信,信中附有一份自学的课程表,谈了自己十三个方面的做法。请你列出课程表中至少三个方面的内容。 五、作文(70分)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处世之道 (德) 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 也别站在山脚, 打从半高处看, 这世界最美好。 这首诗表达了尼采的一种人生观和世界观,你是否同意尼采的看法?你认为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 请根据你的感悟,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所写的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内,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