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相关知识。 3.了解文中引用的古诗词的意思。 4.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一步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 5.揣摩语言,感受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进一步提高语言感悟力。 6.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 [重点难点] 2、3、4 一、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屏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它有着神秘的作用,集实用与装饰功能于一身。虽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多见,但它独有的魅力仍能牵动我们的情思。今天,让我们与陈从周先生一道说“屏”。 (二)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提到的“屏”,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口技》:“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 屏的作用:遮挡视线。 (三)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屏,猜想它们的用途。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关于屏的图片,并辅以简单介绍。 (四)作者简介 陈从周:(1918—2000),浙江杭州人,古建筑园林专家,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正音释义,积累词语。 2、配乐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3、精读课文,回答问题。 自主回答: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给屏作一解释。 明确:“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解释紧扣屏的用途。 (2)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那些知识? 明确:屏的作用,屏的种类,屏在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 作用:遮挡视线;起分隔作用;艺术点缀;挡风。 种类: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 (多媒体展示不同种类的屏的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印象,加深对屏的了解。) 设置上应注意的问题: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 合作讨论回答 (3)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抓住以下关键语句把握:“富有诗意”、“心生向往之情”、“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全文多处流露出作者对屏风的赞赏之情。 (六)探究理解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意。 1、理解诗意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