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说课案例 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第三篇《伶官传序》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过程。 一 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确立及其依据 1.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2.教材的编写与意图 教材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同时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伶官传序》是一篇自读课文,属于借古讽令的史论。 有人说,读史可以明志,读历史散文,使我们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够从中获得历史经验教训。因此,阅读这类文章,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乃至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课文的内容和特点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这一篇史论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行文特点,都堪称中学生学习的典范;并对学生认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重要意义,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素养有着深远的现实影响。 4.学情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所教的班级相对其它班级来讲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些困难,基础知识部分比较薄弱,再有一点,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小毛病不以为意,所以学习这篇文章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并综合以上几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指出史论的一般写法。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 解感悟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体会本文的现实含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依据 高二阶段正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应以抓基础为本。 教学重点:掌握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知识。学习通过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