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琦君《泪珠与珍珠》课文结构说明与思想意义简析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泪珠与珍珠
    1.结构说明
    (1)“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文……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为第一部分。第一段点题。以奥尔珂德《小妇人》中马区夫人的话暗示下文:一个人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将会对所经历的事情产生深厚的感情。第二段,用谢冰心的话作为进一步发挥的过渡,既表明作者的感情在加深,也为下文设下一个伏笔。
    (2)“不知愁的少女……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人生社会认识的提高。最初她只是喜欢白居易的诗,但老师用杜甫的诗点醒了她,使她对人生有了更为真切的领悟。
    (3)“说起‘眼枯’……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为第三部分。由具体的事例阐发对人生的直接感受。这种感受是多方面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作者的感受也才更加深厚。作者用母亲对自己和自己对儿子的两个事例说明了这种感情的真实性。不只是老人有眼泪,中年人有,小儿子也有了。写来情真意切。进而作者用阿拉伯诗人的诗句点明了在“眼泪”中寄寓的情理:“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4)“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为第四部分。作者通过对比深化主题,指出眼泪是“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同时呼应上文。
    2.思想意义简析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尽管琦君的写作题材相当广泛,但她始终没有离开思乡怀人之作,而这一点又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在她的作品里,她常常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家乡的情,但凡春朝月夕,风雨晨昏,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要寄情于中,抒发一番。
    《泪珠与珍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文章由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真切地再现了那时的天真与直率。然后写老师如何点拨她理解白居易和杜甫诗句的旨意,她对人生开始有较为真切的领悟。进而结合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人生与亲情的切身感受,事理、情理契合交融。文章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