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作者在全文第二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新鲜活”。其实,这句话在本体与喻体的关系上更有妙处。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全文第四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课文五至七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请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重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对文章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 ) 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探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思。 D、宕开一笔写观音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附参考答案: 1、颔首(hàn) 郁结(yù) 自诩(xǔ) 冥顽(míng) 罪孽(niè) 虔诚(qián) 祈祷(qí) 2、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模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体的青山,别出心裁。(意思对即可) 3、人们因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作者意在说明“人生至此,才能体会老杜‘眼枯即见骨’的哀痛”。 4、(1)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2)答案不是唯一的,但不能与作者的写作目的相背谬(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界) 5、这三句相同的引用在文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1)引入话题。作者并不理解,只觉得文字很美。(2)逐步阐发。奋斗的历程能够造就坚韧的品性。(3)呼应开篇,深切地表明我们应该心怀感恩。 6、BD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