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愁的少女……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为第二部分。写作者对人生社会认识的提高。最初她只是喜欢白居易的诗,但老师用杜甫的诗点醒了她,使她对人生有了更为真切的领悟。 “说起‘眼枯’……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为第三部分。由具体的事例阐发对人生的直接感受。这种感受是多方面的,感情也是复杂的。正因为如此,作者的感受也才更加深厚。作者用母亲对自己和自己对儿子的两个事例说明了这种感情的真实性。不只是老人有眼泪,中年人有,小儿子也有了。写来情真意切。进而作者用阿拉伯诗人的诗句点明了在“眼泪”中寄寓的情理:“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为第四部分。作者通过对比深化主题,指出眼泪是“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同时呼应上文。 琦君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尽管琦君的写作题材相当广泛,但她始终没有离开思乡怀人之作,而这一点又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在她的作品里,她常常从眼前的景联想到家乡的情,但凡春朝夕月,风雨晨昏,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她都要寄情于中,抒发一番。 《泪珠与珍珠》就是这样一篇充满深情的怀乡之作。文章由自己少女时的记忆写起,真切地再现了那时的天真与直率。然后写老师如何点拨她理解白居易和杜甫诗句的旨意,她对人生,开始有较为真切的领悟。进而结合具体的事例讲述自己对人生与亲情的切身感受,事理、情理契合交融。文章结尾宕开一笔,借说“观音流泪”和“耶稣滴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 文中叙写了多种“泪”: 书中泪——美文佳句泪中意,欲解不能少女情。 相思泪——老泪横流相思怨,欲哭不能是最痛。 亲情泪——冥顽催泪是亲情,欲诉不能太伤心。 奋斗泪——坚毅睿智走坎坷,欲罢不能更晶莹。 慈悲泪——同情怜悯是慈悲,欲救不能泪不停。 感恩泪——感恩戴德最真挚,欲报不能涕泪流。 (四)学习本文要注意的问题: 1、本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阅读时应细心品味文章所引用的诗文的含义。 2、体会并努力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种类的“泪”的深刻含义。 3、练习朗读,准确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 1、请给下列各红色字注音: 颔首( ) 郁结( ) 自诩( ) 冥顽( ) 罪孽( ) 虔诚( ) 祈祷(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