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故都的秋》随堂练习:基础知识、课内阅读、课外拓展(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次日醒来,红日满窗,竟是大晴。
    惦念的是那一树黄叶。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而风又奈你其何,坠落的终要坠落,无须挽留,你还有一身傲骨与春天之前的整个冬季抗争!
     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如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又是一阵熟悉的树叶婆娑的沙沙声响,亲切地扣击着耳鼓。俯目望去,一个红衣女孩雀跃在那黄叶覆盖的小径,那模样似乎每一片叶子都在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台上,扑进一阕蓬松的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
    1.从上文看,我们可以看出梧桐的外形特征是:(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内在精神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作者看到风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两者之间“有种无法言喻的契合”。这种契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他们的不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3.后一段中,写每一片叶子似乎在为红衣女孩的“青春的步履伴奏”,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怎样理解文章最后“阳光,洒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旧书上”这句话?
    5.对文选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
    A、梧桐不为时光的流逝感到落寞,也不为风暴夺走了它茂密的叶子而自责伤感;它只是感到寂寞。
    B、母亲的来信,在文中不仅起了引出下文的过渡作用,而且表现了母爱的细腻,增加了主题的厚度。
    C、作者写夜风中的梧桐,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传达出了梧桐与风暴抗争的坚忍与深沉。
    D、文章通过从梧桐到外祖父的联想,深情地赞颂了外祖父从容豁达、淡泊名利、忠心报效祖国的光辉一生。
    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解读,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答案为A。“钞”应该读作chāo。 2.答案为C。“深味”意思是深层浓厚的意趣。 3.答案为A。两个“偿”都应该写作“尝”。 4.答案为A。“阵”根据文意应该为“层”。 5.答案为B。“若”应该调到“你”后面。 6.答案为C。括号里的话,最后应该在括号内打上句号。 7.答案为A。A项是并列复句。 8.答案为B。A项无比喻,C、D两项均无对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