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诗经》三首(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知识点精要与能力训练习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诗经》三首知识点精要与能力训练题
    一、知识点精要
    (一)关于《诗经》的知识
    1、地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和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2、命名
    《诗经》中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305篇作品。故又名《诗三百》或《诗》。《诗经》这个名称起于这部总集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后。我们现在仍叫它为《诗经),不过是依照习惯,沿用旧称,并非将它看作“圣贤”的著作。
    3、构成
    《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雅颂是从音乐得名。
    风是各地方的乐调,“国风”就是各国土乐的意思。风的意思就是声调。《诗经》有十五国风,有诗160篇。全部风诗产生的地域不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雅是正的意思。周人所认为的正声叫做雅乐。雅分为大难、小雅。有105篇。大小之别向来没有圆满可信的解释,可能原来只有一种雅乐,后来有新的雅乐产生,便叫旧的为大雅,新的为小雅。大雅全部产生与西周,《小雅》里兼有东周的诗。
    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颂即“容”字,容就是“样子”,颂乐是连歌带舞的,舞就有种种样子,容也有舒缓的意思。《颂》分《周颂》《商颂》《鲁颂》,有40篇。
    4、来源及目的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班固《汉书·食货志》
    何休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采集目的除教育子弟和娱乐外,主要是为了了解人民的反映,考察政治的效果,即所谓“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孔子在教育中强调学诗,说“不学诗无以言”,还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夫鸟兽草木之名”。
    5、内容
    《诗经》中的诗多反映日常生活,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还有表现爱情、讽刺统治者等。其中占数最多的是有关恋爱和婚姻的诗。大多数是当者率真大胆的表白,感情大都诚挚、热烈、朴素、健康。
    6、形式及表现手法
    《诗经》中的诗以四言为主,隔句用韵,但并不拘泥,富于变化,许多诗杂用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多重章叠唱。常运用双声叠字等。
    《周礼》中有六义之说,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把表现手法归为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