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21.庄子《逍遥游》(节选)课文全解:难点突破、结构分析及字词综合运用(6)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4~7题。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例4下列句中加点词与“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而控于地而已矣
    介词性相同,用法不同。
    导析:题干中的“于”与D项中“于”同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译为“在”。A项中的“于”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译为“对于”。B项中的“于”是介词,表示比较,译为“过”。C项中的“于”是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可不译。答案:D。
    ★★例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风之积也不厚”的“也”用法相同的是(    )
    A.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B.其负大翼也无力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是何言也
    结合语境确定用法。
    导析:题干中的“也”与B项中的“也”用法相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A项中的“也”是副词,C项中的“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D项中的“也”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答案B。
    ★★例6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相”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      B.相见常日稀
    C.儿已薄禄相    D.乐桓子相赵文子
    把握相的实词义和虚词义。
    导析:选A。题干中的“相”与A项中的“相”均作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B项中的“相”是副词,作“相互”解。C项中的“相”是名词,为“面相”“相貌”之意。D项中的“相”是动词。作“辅助”解。
    ★★例7逍遥,意思是不受任何束缚的自由自在的活动。本段所写的鲲鹏能够高飞九万里,能够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扶摇”,意在说明什么?下面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鲲鹏借助风力,高飞万里。
    B.突出鲲鹏的气势。
    C.突出鲲鹏的逍遥。
    D.说明鲲鹏是有所待而不逍遥不自由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