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教案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戏曲的能力。 〔二〕难点:从矛盾冲突中揣摩人物性格,从人物性格中探索社会根源。 【教学手段】 1、注重诵读,在诵读中了解矛盾冲突、品味语言、揣摩人物形象。 2、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阅读兴趣,适当拓展文章内容。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利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中《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林黛玉听昆曲《游园》选段而“不觉心动神摇”,引入课文。 2、 作者和作品简介(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而得,教师补充): ①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编纂的《中国近代戏曲史》中,赞誉汤显祖这位明代戏曲大师,我国导演学创始人,是“戏剧舞台上空永不陨落的巨星——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34岁中进土,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执政宰相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免官,从此隐居家中,专事写作。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早年参加进士考试,因拒绝宰相张居正的拉拢而落选。中进士后,拒绝与执掌朝政的张四维、申时行合作。晚年淡泊守志,不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浙江遂昌知县期间颇多善政:抑制豪强,打击恶势力;放囚犯回家过春节,出狱看花灯;五年没有拘捕过一名妇女和打死过一名犯人。 汤显祖政治上的开明是由于他思想上的进步。他的老师是左派王学的进步思想家,对他有较大影响。他很崇拜被封建正统派视为洪水猛兽的李贽,与有名的以禅宗来反对程朱理学的达观(紫柏)禅师交往密切,尊他们为一“雄”一“杰”,认为“寻其吐属,如获美剑”。李贽和达观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汤显祖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反抗和蔑视权贵、揭露腐败政治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 ②汤显祖的作品较多,流传下来的有传奇《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后四种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诗集《红泉逸草》《问棘邮草》和诗文集《玉茗堂全集》。明传奇是对明代南戏的称呼。在当时,传奇创作方面出现了两大流派:一是以汤显祖为领袖的“临川派”,注重文采,忽视韵律;一是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注重音律,忽视文采。风格各异,成就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