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很好,请坐。那我现在请江烨来谈谈你的感受。你觉得你的表演能够拿多少分? 江生:可以及格。 师:你在表演的过程中是抓住诸葛亮的什么来演的呢? 生:抓住了“三哭”。 师:能不能解释一下? 生:第一次是“孔明挥泪曰:‘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马谡临终嘱托与伤心痛哭之后,诸葛亮想起二人往日情同手足的交情,鼻子一酸流出了眼泪。看出诸葛亮有情有义。第二次是“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蒋琬劝阻,天下未定,不可诛杀智谋之臣,这深深的打动了诸葛亮的心,但是马谡早已立下“军令状”,所以“流涕而答”,“合当斩之”。 师: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军中无戏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那么“流涕”的程度深还是“挥泪”的程度深? 生:“流涕”更深,表现出更悲痛伤心。 师:这时候诸葛亮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生: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显示出他内心巨大的矛盾。 师:好,那第三次呢? 生:第三次是“须臾,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师:“大哭”相比“流涕”程度变化怎么样? 生:更深。 师:你又怎么理解这时候诸葛亮的心情? 生:未听先帝遗嘱,有负先帝重托,痛惜、悔恨内疚、自责,各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师:说得很好,请坐。看来诸葛亮真是声泪俱下,五脏俱焚啊!这个平生统率千军万马,征战沙场,谈笑风生的军师,也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时候。“大哭不已”淋漓尽致的刻画出诸葛亮此时的真实情态。那么,在“斩马谡”这一情节当中又能看出诸葛亮的什么性格特点? 生:重情重义。 生: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板书:赏罚分明、公正严明,不徇私情 师:很好,请坐。《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总体上把他当作智慧的化身,而《失街亭》中却写到他用人的失误,而且写了他的勇于自责,有情有义,这就使“近妖之诸葛”有了很浓的人情味,我们也知道了诸葛亮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后事的神,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魅力。让我们一起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部分朗诵一遍。 (全班朗诵从“谡自缚跪于帐前”到课文结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