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罗贯中《失街亭》教案精选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罗贯中《失街亭》教案
    教学目标 : 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分析诸葛亮和马谡人物形象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 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2、 整体感知,梳理课文结构。 
    3、 分析马谡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进入新课) 
    二、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 
    三、与本文相关的内容简介 
    四、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1、 生速读全文,理清思路。 
    2、 生简要复述情节。 
    3、 揣摩文意,概括要点。要求学生运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例: 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奉命守街亭  
    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别打算  
     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4、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者如何围绕线索把错综复杂的矛盾组织起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五、研习课文 
    1. 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  
     2. 学生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狂妄自大、麻痹轻敌、纸上谈兵、脱离实际、刚愎自用、拒不纳谏、违反军令、承担责任 
    3. 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主要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方式) 
     4. 如何看待理解马谡自缚请罪这一情节?(由学生自行讨论,要求讲情道理、言之成理即可) 
    5.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把《失街亭》中的马谡与“纸上谈兵”(选自《史记》中的赵括作对比。可设计以下表格,让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明白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 分析诸葛亮人物形象。 
    2、 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 体会本文通过对比手法和衬托的手法描写人物。 
    4、 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格。 
    5、 课外延伸
    教学过程 
    导入学习 
    一、由诗歌导入课文学习。 
    研习课文 
    二、读课文,思考: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又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