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乌鸦的象征 鲁迅也认为,作品的第四部分情节发展上明显带有《默》的烙印,乌鸦的叫声作为最阴冷的事物象征的本义明显增强了小说氛围。尤其是小说最后乌鸦“‘哑’的一声……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哑”、“张”、“挫”、“飞”、“箭也似的”,造出一种非常阴森恐怖的小说氛围。再加上坟场的描写,作品有一种悲凉、凄惨的环境气氛。 与此同时,这乌鸦的叫声也象征着是“寂寞里的呐喊”,是一种“陌生人群中的呐喊”,明显带有抗争的意味。 作品中的乌鸦是“缩着头,铁铸一般”“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这是对革命者的雄姿、力量的描写。乌鸦“哑”的一声大叫,夏四奶奶她们是不理解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也是对人民疑问的最直接的回答,是在陌生人群中的“呐喊”。 夏四奶奶认为自己的儿子是被坑害死的,她想通过乌鸦“显灵”来证实自己的看法。乌鸦是革命者的形象的话,那乌鸦绝对不会飞到坟头上。因为在夏瑜心里,自己始终是正义的,并没有什么冤枉或委屈。作者不会通过唯心宿命的方式来教育群众的。而是以乌鸦“哑”的一声叫,唤醒“昏睡入死灭”群众。对于一个刚失去儿子的母亲来说,这是残酷的,但作者以近乎无情方式,断了继续愚昧的路。 乌鸦就是作者,他在“呐喊”――为自由,为死亡呐喊。同时也是对愚昧落后的群众敲的“警世钟”啊。乌鸦既象征着死亡,又预示着新生。新生就是在死亡中孕育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