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了解文中所描写的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3.引导学生在想像中再现景物,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文章描写了长江三峡雄伟壮丽的奇景,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郦道元的《三峡》抓住了三峡这一自然景观的特点,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美,描写生动。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达到熟读成诵。可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在板书中教师最好给学生提供背诵提纲。 2.拓展阅读法。选择与三峡有关的诗文进行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三峡》图。 设计(一) 如果说滚滚东逝的长江是一条艺术长廊的话,那么三峡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它迭出的奇境、变幻的四季、涌动的波涛、耸峙的山峦,激发了古今诗人画家多少情思与灵感!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恐怕是其中最早的一位了,今天,我们学习选自《水经注疏》的《三峡》。(板书文题) 设计(二)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来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