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语文 > 综合辅导 >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练习

http://www.newdu.com 2020-05-1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7.短文两篇
    一、为下列字注音
    颓(    )  鳞(    )  遂(    )  荇(    )   二、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3.(    )竞跃:____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二)游白水书付过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洛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差不多,大概)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悬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水波)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也叫油柑,食用)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1.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其源殆可熟物:  (2)循山而东:(3)折处辄为潭:  (4)顾影颓然:(5)不复甚寐:  (6)书以付过: 2.翻译句子:山悬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3.请写出作者与其幼子苏过出游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到家的时间。时间:    地点: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潭中水?   5.作者为什么会“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更多资源在“中学语文网”:http://www.zxyww.com〗   【参考答案】一、tuí  lín  suì  xìng 二、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三、1.交辉:交相辉映。  2.歇:消散。  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四、(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二)1.(1)它的源头 (2)沿着 (3)是 (4)看,看到 (5)睡 (6)写  2.山岩上有几十个像巨人的脚印,就是人们所说的佛迹。  3.时间:出游——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到家——二鼓。地点:白水山佛迹院。  4.“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  5.作者对白天所见的景色印象深刻,被那优美的景色陶醉,因而不能入睡,故写下此文交给幼子苏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