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解词。 地幔( ): 地核( ): 蜕变( ): 2.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为什么选用铁来进行实验? 3.“大陆移动”、“大陆漂移”在第四段中还有一种说法,是什么? 4.第五段中画线的词“沸腾”,通常是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在本文中特指什么现象? 5.对地核温度的断定,文中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00~3700℃,一个是6880℃,哪一个可信度高?为什么? 6.关于大陆移动的原因,新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理论有许多不同之处,下面几项理论不存在争议的一项是( ) A.只有地幔上部才有热对流。 B.使大陆移动并产生地震和火山爆发的动力来源于地核。 C.地核的高温不可能由放射性元素蜕变而产生。 D.地核的内核温度虽高,但压力巨大,所以仍呈固态。 7.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一、1.臀 2.蟾蜍 3.携 4.汐 5.域 6.衍 7.硅 8.斥 二、1.B 2.D 三、1.fèng;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2.zhě 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3.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4.jié;灾难;灾祸。 四、1.作比较 2.举例子 3.打比方 4.分类别 五、1.√ 2.√ 3.× 4.√ 六、(一)1.不能互换。因为漂移是指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迁移是指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虽然都有“移动”的意思,但是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漂移强调在水中移动,而板块构造理论中认为:大陆就像漂浮在海洋上的物体一样随着板块运动而一起运动。 2.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3.板块的漂移,使地球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这个主要陆地就被称为泛大陆。 4.逻辑顺序 5.泛大陆时期 6.(1)“几乎”有差不多、接近的意思,说明“板块构造”理论解决了地质界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有些疑难问题无从解决。由此可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严谨与准确,符合事实。 (2)“似乎”有好像的意思,在这里表推测,因为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假想。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就表示十分了解当时恐龙所生活的环境,与事实不相符合,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二)1.C 2.这种假说认为,地壳和上地幔组成岩石圈,岩石圈被活动构造带分割成大小不等的板块。 3.D 4.第一层:从开头到“进而形成了板块构造说”。第二层:从“这种假说认为”到“或兼而有之”。第三层:从“板块构造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合理引申”到结束。(三)1.màn,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hé,地球的中心部分。tuì,发生质变。 2.美国科学家在测定地核的温度时,之所以选用铁来进行实验,是因为地核的外核是熔铁。 3.“板块构造的地表滑动”。 4.在本文中特指在地幔热对流过程中热岩石上升、冷岩石下沉的现象。 5.后者可信;因为前者是用类推法估计的,后者是用模拟实验得出的。 6.D7.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引资料、打比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