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2年高一上册历史12月月考试卷(有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北京 上海 广州 武汉 西安 重庆 成都 长沙 长春 哈市 杭州 合肥
苏州 太原 天津 徐州 厦门 郑州 宁波 青岛 南京 兰州 昆明 济南
深圳 沈阳 鞍山 大连 福州 佛山 贵阳 黄石 荆州 吉林 内蒙 洛阳
宜昌 湘潭 襄樊 新疆 无锡 唐山 镇江 河北 南通 株洲 南宁 南昌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29.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秦朝
    A.推行宗法制 B.推行分封制 C.推行郡县制 D.推行行省制
    30、下图所示主要反映了
    A、秦朝的三公制 B、隋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
    3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 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3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3.下列抗击我国侵略的斗争中,属于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抗争是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 战中邓世昌英勇抵抗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卢沟桥守军奋起抗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34.“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一个抗日报国的机会,今后如能为国家民族而战死沙场,才真正死得其所。”李宗仁先生的这一段话应该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有感而发?
    A.北伐战争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淮海战役
    35.“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 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萌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36、电视剧《亮剑》成功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①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③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基本一致 ④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 ①③
    37.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帝国主义干涉使南京临时政府内外交困,被迫解散
    B.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共和国,但未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未完成革命任务
    C.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孙中山出走海外
    D.革命阵营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向革命派进攻,迫使孙中山辞职
    38.右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
    这场爱国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
    史册。这场运动应当是指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39、中共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 大
    40、1953年—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最主要一项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C.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41、200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区50周年。50年来,勤劳的宁夏各族人民一次次摒弃封闭、落后、贫困,一步步走向开放、进步、富裕……宁夏经济增长速度连续8年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宁夏50年和谐稳定发展的最成功的基本经验是
    宁夏回族自治区建区50周年徽标
    A、党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宁夏回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C、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42.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在
    A.1954年 B.1978年 C.1982年 D.1999年
    43. 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强调指出:“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目前阻碍祖国实现和平统一台湾的因素是
    A.台湾当局 B.台湾人民
    C.台湾的军队 D.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44.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缓和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45、“忆往昔,求和割地华夏声咽忍顾黎民血;看今朝,喜迎回归举国同庆再造中国魂。”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开国大典 B.“文革”结束 C.香港回归 D.改革开放
    46、英国一历史学家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缅怀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 她”指的是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47.雅典的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六一汉”(按:史家均释为须交农产品收获5/6的分成佃农),如果他们交不起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沦为债务奴隶。为解决这一问题,梭伦
    A.设置了五百人会议 B.设立了陪审法庭
    C.颁布了“解负令” D.将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
    48、伯里克利 时代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的公民开放
    B.民众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
    C.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由国家发放津贴
    D.贵族的政治权力消失殆尽
    49、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直接民主导致权力误用 D.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50. 古罗马最早的成文法是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51.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这句话说明
    A、议会还要听从于某些人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52.著名历史学家刘祚昌教授认为:1787年宪法是“美国第一次革命的一重大成就”,是一部“进步”的宪法。他的理由是
    ①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②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具有种族歧视的烙印 ④调和了美国大小州、南北方、中央和地方间的矛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3.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 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这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资政新篇》
    54.下列关于十月革命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
    5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B.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C.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
    D.苏联军事实力.国际地位提高,与美国争夺霸权
    56.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出现的根源是
    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B.第三世界力量的壮大
    C.美苏的衰落 D.世界政治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二、问答题(本题4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伯里克利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 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政治制度有何特点?(6分)它与材料二揭示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材料三
    由于受到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国内外 政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代西方国家在政体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试以近代英国、美国为例进行分析。
    (2)分别说出奠定两国政体的重要法律文件名称。(6分)两国的政府首脑分别是谁?(4分)
    (3)你欣赏哪国政体?请说出这一政体的特点。(6分)
    材料四 中国革命之目的,系欲建立共和政府,效法美国,除此之外,无论何项政体皆不宜于中国。因中国省份过多,人种复杂之故。美国共和政体甚合中国之用,得达此目的,则振兴商务改良经济,发掘天然矿产,则发达无穷。
    ——摘自1911年11月孙中山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
    (4)在政治体制的构建上, 1912年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如何体现“效法美国”的主张的?(4分)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哪一规定与美国政治体制不同?(4分)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五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 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6)据材料五分析毛泽东的言论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