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时间、主要的内容及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意义;16——19世纪俄国在欧亚的扩张情况。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沙俄的发展史是不断侵略扩张的历史,启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丑恶本质的认识。中国是沙俄侵略的对象,使学生认识捍卫领土的根本条件是国家的强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美,可使国家社会变得更为和谐与有力。 二.学法指导 置疑导学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俄国的扩张 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挂图 录音机等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略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导人新课 19世纪侵略我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俄国是怎样发展、强大、走向侵略扩张道路的? 讲授新课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板书) 一、彼得大帝改革(板书) (出示投影图《莫斯科公国的扩张》) 请同学看课本117结合图1,说说俄国的由来? 请同学边看投影图1,边听录音(内容如下) 学生观察图,结合书上内容概括回答,培养概括史事能力 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近代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 1.16世纪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板书) 标志着莫斯科公国发展成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在1689年发生了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板书) 学生看课本118页第1—3段,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思考,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归纳 (1)背景(板书) 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极端落后,其根源是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虽然17世,纪出现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农奴生产积极性很低,所以工商业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板书) 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的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军事强国,年轻而有理想的彼得一世开始进行改革。 (出示彼得一世投影图2,请同学看课本118第1段小字,讲讲有关彼得一世的故事) 简介彼得一世。彼得一世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和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文化影响。他羡慕西欧的技术,曾化名随考察团前往英、荷等国学习。他远见卓识,做事果断。为了实现改革,处死了反对改革的皇太子。因此说彼得一世的改革与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魄力是分不开的。 使学生对他有进一步了解。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改革的内容(板书) 师生结合课本118页表格(投影及有关字内容。共同分析) 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在这方面,彼得一世打破了过1去按门第、论资排辈的世袭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惟才是举。 军事方面——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仪,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从而保护了工商业的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推行学校教育。 为此当时有什么规定呢?(请同学读课本118小字有关内容) 当时规定“10 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不准结婚”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出示《彼得一世给俄国人剪胡子》漫画),看图说说习俗改革的具体做法?为什么让剪掉长胡子?这幅漫画说明什么? (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短装,剪掉长胡子等。他认为留长胡子是俄国落后的标志,应在革除之列。这说明了他能身体力行,有改革到底的决心和气魄。) 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和经济两方面。 (4)彼得一世改革意义(板书) 彼得一世的改革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即未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仔细观察漫画,各抒己见,提高发散思维力、想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彼得一世死后,国势日衰。到1762年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经济、军事实力增强。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于是俄国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