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巩固(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解析: “光荣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在于提高了议会的地位,提高了议会的权力,A项理解正确;英国最终确立起责任制内阁是在18世纪初,B项不是“光荣革命”的意义;由“以温和妥协的方式”可知C项理解正确;由“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可知D项理解亦正确,故本题选B项。
    答案: B
    8.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主权。”上述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C.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把握核心思想,联系相关背景知识 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明确提到“国王”与“国君共分立法主权”,从而得出其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9.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 的重要国家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
    解析: 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民主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清朝的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
    答案: C
    10.内阁是中西方共有的政治概念。中国明朝的内阁与西方内阁最大的不同是(  )
    A.掌握最高决策权 B.是最高行政机关
    C.行使立法和司法权 D.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解析: 中国明朝的内阁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而西方的内阁则是最高行政机关,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
    ——唐晋《大国崛起》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材料三 今天,英国首相的集权趋势还在加强。他不仅可以决定内阁组成的名单,而且还控制着内阁活动的各个方面:内阁的决定多半不是通 过表 决来作出,而是以首相的意见为转移;所有内阁大臣都要服从首相的意志,对首相负责;同首相产生分歧矛盾的大臣,除了辞职,别无他途。而名居高位的英国国王,只不过置身首相之后,代他履行批准手续而已。如此权限决定了其无所作为的行为方式。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3)材料三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趋势?随着这种趋势的增强,会导致英王的消失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英国代议制建立及内容特点的掌握。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在解第(1)问时结合“威廉”“1688年 ”这些关键词可推断出光荣革命。解第(2)问时可从材料 获得答案,也可进行知识的迁移,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第(3)问反映了首相权力不断加强,英王权力减缩趋势,但英国 不会消失。
    答案: (1)光荣革命。
    (2)文献:《权利法案》。限制的权力: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或财政权)。
    (3)体现了在英国君主立宪政体下,首相的权力进一步加强和膨胀,而英王的权力有减缩趋势。
    不会。尽管英王的实权被剥夺,但依据历史传统和英国宪法,英王仍是国家元首,国王的存在符合英国 的实际情况,加上其具有的政治象征作用,故英王不会消失。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