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
    B.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
    C.把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D.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解析】答案选C,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经济建设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的矛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搞阶级斗争。
    3.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此后,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冤案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其中,仅干部就有三百多万人的冤案得到平反。这是恢复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
    (2)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同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障。这些特点既体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法制建设方针,也是建国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同时为进一步开展全面立法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
    (4)1986年,为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此后,全国人大又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了三百八十多件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八百多件行政法规,八千多件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都是与公民的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体现了宪法加强对公民人身权利保障的原则。在加强制定各项基本法的同时,各级人大还制定了各项地方性法规,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例证】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党和政府还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这些举措不包括( )
    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C.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D.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解析】答案选A,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正式建立。
    【例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
    【解析】答案选A,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其它法律制定的依据。
    4.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本目主要叙述新时期各项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完善,反映了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发展方向,涉及人大制度、基层民主、多党合作、区域自治和依法治国五个方面。
    ①从民主政治的制度化上来看,教材主要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以农村为重点的基层民主建设的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健全和发展等内容。首先,新的历史时期,为了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宪法对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作出许多新规定,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管理的重要机构,在制度上、法律上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能够参与政权的决策、管理,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通过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这里要分析一个概念就是村民自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当前农村治理的基本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作为人民公社解体以后农村基层的一种新组织形态,是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国家支持、引导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村民自治制度是一种直接的社会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再次,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十二大,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进一步完善。最后,1984年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②从民主政治的法制化上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要理解好依法治国概念:依法治国,①含义: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都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任何政党、团体、个人的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②从有效实行依法治国的角度来讲,主要要解决好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依法从严治党,二是从“人治”走向“法治”,三是依法领导。③意义: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将党和国家的决策纳入正确的法制轨道,做到“依法行政”。公民的行为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做到“有法必依”。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证,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反腐败已成为保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形成强大领导能力的关键。依法治国将为这个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基础,因为依法治国不仅有助于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而且也有助于有效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