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5)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40.“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
    A.与皇帝“共治国事” 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计40分)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明史 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明清两朝皇帝是怎样处理国家政事的?(6分)
    (2)明朝的殿阁大学士与清朝的军机大臣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3)明清这种政事处理方式有哪些突出的危害?(8分)
    42.材料一:“丞相之印章”封泥
    材料二: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见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材料三: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请回答: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一,周亚夫被免于丞相职务的原因是什么? 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4分)
    (3)周亚夫曾经做过太尉,后来被廷尉逼供而死,太尉是什么官职?廷尉又是什么官职?(2分)
    (4)周亚夫被封为条侯和后来被封为车骑将军,被封的原因有何不同?(2分)
    (5)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2分)
    (6)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2分)
    (7)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制度设置上看法有何不同?(4分)
    (8)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2分)
    (9)据材料,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4分)
    参考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5分,共60分)
    1-5:ADABB 6-10:CBCCB 11-15:BBBDD
    16-20:ADCDC 21-25:BBAAC 26-30:DBCAB
    31-35:ABAAB 36-40:BCBB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计40分)
    41.(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
    只是起到顾问作用。(6分)
    (2)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顾问,协助皇帝草拟圣旨,并传达给有关部门执行,不能参与决策。(4)
    (3)明清皇帝独断军国大政,形成绝对君主专制,国家安危和人民的祸福,完全寄托在皇帝一个人身上。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极大地阻碍了社会进步,使中华民族多灾多难。(8)
    42.(1)协助皇帝,助理万机;(2)
    (2)a.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b.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C.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4)(任意2点即可)
    (3)a.主管军事;b.主管司法。(2)
    (4) 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2)
    (5) a.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2)
    (6) 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2)
    (7)唐太宗认为应由宰相协助管理全国事务,这样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所以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4)
    (8)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2)
    (9)没有矛盾,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唐太宗用相,是为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