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A. 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10.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 ①镇守疆土 ②设置官员 ③建立武装 ④征派赋役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期,回答11-20题。 1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诸侯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1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 A.制定律例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1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15.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②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 ③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④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秦朝时期,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是: ①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执掌群臣奏章 ③管理军事 ④下达皇帝诏令 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1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8.下列有关秦朝官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央设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B.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C.按官职大小排列应是三公、九卿、郡守 D.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府、县三级 19.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20.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