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三民主义 最终前途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革命纲领 没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有彻底的革命纲领 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例证】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成为全国规模群众性的革命运动,这充分说明( ) A.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B.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无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领导阶级 【解析】正确答案是C。此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B答案不是特点。A、C是特点,但是根据所学知识,利用语文知识,抓住关键词“全国规模群众性”解题。 2.国共合作实现的条件、方式、标志与影响 (1)条件: ①必然性:以往各革命阶级单独进行的斗争的失败表明:敌人强大,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可能性: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是近代中国各阶级阶层革命的共同对象;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三大通过与国民党合作的决定;孙中山认识到国民党内人员复杂,必须改组;国民党一大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两党合作的基础;党内合作的方式为孙中山所接受。 (2)方式与标志:方式是党内合作;标志是国民党一大。 (3)影响: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给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例证】(2005年.春季文综.18)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现存的各党派,只有国民党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的主要依据是( ) A.孙中山领导国民党坚持有反帝反封建斗争 B.国民党建立了根据地和军队 C.其领袖孙中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D.国民党代表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考查对大革命前国民党性质的认识,也考查对国共合作的背景的理解。此时的国民党,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是革命的民主党,是共产党联合的对象。此题还考查了对历史结论的理解。 3.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三大政策的联系区别 (1)与旧三民主义: 联系:新三民主义直接继承了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区别: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权的广泛;在民生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最大的发展在于明确了反帝的内容。最大不足是反封建方面未真正发展。 (2)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人民权力方面:缺乏彻底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 反封建方面:缺乏彻底的土地纲领;前途方面指向资本主义而非社会主义。两者的区别体现了两大阶级阶级立场的原则区别,因此两党的分歧是原则性的,这也为分裂埋下根源。 (3)与三大政策:只有和三大政策联系起来,新三民主义才具有其本意,只有“联俄”才是真正反帝,“联共”才民权广泛,“扶助农工”才保证革命的群众性。脱离了三大政策,国民党就会发生变质,后来国民党左右派的分歧就在于是否坚持三大政策。 【例证】(2000年.春季.17)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