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为美国带来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为发展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为保持超级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地位,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施了对科技的强有力的干预和调整政策…… 材料二 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科技因素在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中所占比重只有5%~10%,20世纪90年代初增加到60%~80%。……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并没有在发达国家出现以往的物耗和能耗大幅度同步增长的情况。1983年西方国家先后走出经济滞胀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新科技的发展。 材料三 1970~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由占总人口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业和信息业的人口从15%上升到72%。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成为当代世界头号科技大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新科技革命对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出美国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C 7. B 8. D 9. B 10. B 二、材料解析题 1.(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 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经济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增强了美国的实力,美国政府积极开展新科技革命,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扶持和资金投入。 (2)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中的物耗和能耗,缓解了经济危机。 (3)美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