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注意:
    ①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 这两者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哪种手段对社会主义有利,就采用哪种手段。
    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①②(P56页第3段)
    3.过程:
    ①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③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⑤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注意: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1.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① 概况: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在南方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
    ② 内容:A、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
    B、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党的十四大
    ① 时间:1992年10月
    ② 内容:(P56页第4段)
    3.影响: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
    五、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1.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 的高速发展。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
    3.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中国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史论共享
    1.本课要旨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四个步骤:
    土地改革:土地由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
    农村合作化:由私有变为公有;
    人民公社化: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土地公有,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