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有利于中国古代精耕细作技术发展和成熟的是 ①耧车和犁壁的发明 ②代田法和区田法的出现 ③经济重心的南移 ④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引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封建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①小农经济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②沉重的封建剥削 ③历代封建统治者的破坏和轻视 ④自然灾害和政局动荡 A.①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朝、商朝 B.商朝、周朝 C.夏朝、商朝、西周 D.西周、春秋、战国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B.16世纪欧洲国家开始生产瓷器 C.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D.16世纪前,中国炼钢技术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5.下列关于古代商业发展情况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有 ①工商食官──周朝 ②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 ③长安、洛阳、扬州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市──隋唐 ④徽商和晋商──元朝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其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类似之处是 A.都有坊和市,且坊和市的界限分明 B.都有西域等少数民族商人 C.都是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D.都出现了夜市和娱乐场所瓦子等 7.北宋时期出现纸币,元朝纸币使用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却广泛使用白银。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都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 ③明朝广泛使用白银的原因是革除元代弊政 ④明清时期白银使用日益广泛,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8.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B.统治者“不抑兼并” C.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D.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9.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B.使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C.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10.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两个丝织业中心,地处今天的哪些省份? A.江苏、浙江 B.江苏、江西 C.江西、浙江 D.河南、浙江 11.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的解释最完整的是 A.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发展-追求黄金的美梦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货币需求的增加 C.商业危机-东西通商要道的断绝-商品价格猛增 D.黄金梦-航海技术进步-资本主义萌芽 12.英国的海外贸易日益繁荣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手工业 B.利用西、葡之间的矛盾 C.新航路开辟后商路转移 D.对西班牙等国劫掠 1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 B.许多工具的发明源于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 C.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革命性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 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 14.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飞机的研制成功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出现 15.关于19世纪后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垄断组织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③垄断组织的发达是德国、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④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等农产品出口大量增加,这一现象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中国的茶、丝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B.中国自然经济全面解体 C.中国的茶、丝很受西方人欢迎 D.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7.下列各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A.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 B.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 C.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 D.福州船政局,发昌机器厂 18.近代史上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最早解体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东南沿海 D.北部沿海 19.“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有事可以载援军火……。”以上言论出自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