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专题1-5测试题(附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5、在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
    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领导 ②发表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八一宣言” ③ 从组织上、军事上、思想上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④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16.2008年12月15日,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2008年11月4日签署的有关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的三项协议正式生效。下列关于两岸“三搏”的说法,否正确的是
    A.“三通”是指通邮、通航、通商 B.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三通”的限制逐步放宽
    C.《告台湾同胞书》最早提出“三通”问题 D.“三通”的前提是“一国两制”
    17、1932年7月8日,刘长春从上海出发,在长达二十天的航程中,他与船友不可能的聊的历史事件是
    A.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B.联合国的建立
    C.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   D.中日甲午战争
    18.为了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新中国在外交上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重返联合国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20.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1.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22.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23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数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24、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中,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实现了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25、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会议
    二、材料题(本题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6分,第28题22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材料二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已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视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2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4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 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你认为《申报》把“国”字改为“ ”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6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