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⑴内容:(必修Ⅰ P121)
    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引起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
    提倡所谓的“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
    ⑵结果: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注意:
    1.苏联解体的原因:
    ⑴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
    ⑵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
    2.苏联的解体是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四、史论共享
    1.本课要旨
    2.苏联(俄)历史上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时期有:新经济政策推行时期;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
    3.从斯大林时期直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受挫,苏联经济始终存在的问题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
    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在政治上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5.从列宁、斯大林时期到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其经济政策的变化:
    ⑴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⑵斯大林: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⑶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⑷戈尔巴乔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变革
    6.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得到的启示:
    ⑴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⑵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发展规律。
    ⑶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和方向。
    ⑷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
    ⑸在我国的改革中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要走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