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法指导 1.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2.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分析 1.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及基本特征 (1)汉字的起源、演变及发展趋势 ①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化,推理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 ②演变历程: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③演变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及基本特征 发展阶段: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魏晋为界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以后进入自觉阶段。 主要字体: ①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代表──魏晋时期的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唐代步入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成为欧体、颜体和柳体。 ②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代表──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③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代表──东晋的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2.中国绘画的发展特点 (1)从演变背景看,中国画的演变深刻反映了哥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如隋唐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是隋唐盛世的缩影;宋代的绘画艺术则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 (2)从画家角度看,文人画增多,画家的素养越来越高。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3)从绘画的风格看,由于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绘画不断融入晚来风格,如隋唐五代的绘画艺术就吸收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4)从绘画的功能看。回话逐渐由纯粹的艺术向商品发展。到宋代,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间的需要,绘画成为商品。 3.全面认识京剧 (1)形成原因: ①北京的中心作用; ②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努力; ③广大艺人的努力; ④统治者的重视 (2)特点: ①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 ②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③脸谱化; ④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 ⑤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⑥多采用虚拟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 ⑦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 (3)艺术成就: ①是融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因素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②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优秀成果,成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而代代相传; ③形成了一大批题材和表现形式多样的优秀剧目,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举目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美好品质。 (4)特色: ①形成之初吸纳了众多的地方剧种的优点,民间地方色彩较弱; ②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式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