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中国近代现代史》能力培养与测试(一)(2)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鸦片战争爆发后大约十年,由于中国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它在反封建的同时肩负起反侵略的任务,它的一些领导人也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之路。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
    被鸦片战争惊醒了的先进的中国人,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对策。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之路由此开始。《资政新篇》虽因历史条件的局限不能实行,但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
    二、能力目标
    1.比较鸦片战争前中英双方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政策的不同,认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国战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对中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从中得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4.通过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入侵中国的有关史实,理解19世纪中期中国是如何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文献的能力。
    6.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历代农民战争的主要异同,说明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的时代特点,从而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出发分析问题、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7.分析鸦片战争后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社会根源和主要表现,引导学生认识思想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提高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
    8.通过本章有关历史材料的处理,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知识网络】
    【学法指导】
    1.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答案】C
    【解析】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第9题。中外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以社会性质为标志,1840年通过鸦片战争,西方国家用武力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而最根本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从古老的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以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此题启发我们,看问题要抓主要矛盾,要看实质。
    2.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
    A.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
    B.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
    C.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
    D.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
    【答案】B、D
    【解析】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第31题。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求准确地再认鸦片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具体变化。解答此题宜用筛选法。A项所述“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易排除。B项所述“东南数省手工棉纺织业受到很大冲击”,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应视为正确选项。C项所述“自然经济瓦解,小农经济完全破产”,夸大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应该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因为在中国近代社会里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是逐步解体的,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处于开始解体的状态,小农经济也远不到完全破产的程度。A、C两项错误的共同原因是不符合特定的历史条件。D项所述“中国出现第一批新式船坞和工厂”,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地区出现的外资企业,应视为正确选项。这道多项选择题可以改造为组合式的单项选择题。
    3.见下图,1860年清政府被迫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
    【答案】B
    【解析】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第10题。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的九龙司地方一区,是课本中带★号的成图,并不难。考这个题说明历史地理的重要,考生不仅要知道割让哪里,还要知道在什么地方。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答案】A
    【解析】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第5题。该题以教材情境为依托,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切入,考查考生对该历史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认识,以及比较异同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关于土地公有(按人口平均分配)和产品绝对平均分配的方案,表现了农民阶级平均主义的理想;《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因此,两者的社会经济主张是互相矛盾的,故A项是正确答案。试题的思维含量较大。D项则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5.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
    【答案】C
    【解析】本题是1995年全国高考第6题。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太平天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大多对封建王朝给以沉重打击,也大多建立过政权,有的规模很大延续时间也很长,只是没有制定过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过“均田免粮”的口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才算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答案】A
    【解析】本题是1994年全国高考第5题。太平天国运动由于还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在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应从太平天国内部去寻找。尽管它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从它犯的种种错误看,反映了旧式农民起义的阶级局限性。说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是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7.近代中国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始于
    A.关税协定权的确定   B.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
    C.中日马关条约的订立  D.英德借款合同的签订
    【答案】B
    【解析】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第11题。中国近代海关管理权落入外国人手中,是由海关总税务司的设置开始的。虽然在《南京条约》中就规定了英国进出口货物的税款应由中英协商决定,后来定为值百抽五,但收税还是由中国人掌握的。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占领了上海县城。外国侵略者不但不向小刀会纳税,并借这个机会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后来,外国侵略者要求把上海的体制和办法,推广到其他通商口岸。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后,被迫答应了侵略者的要求,正式任命英国人(先是李泰国,后是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从此中国海关管理权被英国人操纵了近半个世纪。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摘自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
    材料2: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摘自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
    回答:①据材料1,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②据材料2,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要摘抄原文)。
    ③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答案】本题是1996年全国高考第44题。①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表示欢迎外人来访;准许外人自由活动,希望他们帮助太平军反清。
    ②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外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的政策法制。
    ③共同处:都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
    不同处:前者自尊自大又抱有幻想,后者较为切实且对外邦人有所警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