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 1.辛亥革命前后,社会上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主张的有 ①收回利权 ②实业救国 ③民主共和 ④以俄为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 A.实行议会政治组织内阁 B.联合中间派造成第一大党 C.借助同盟会力量竞选内阁总理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的领导地位 3.“平均地权”的方案①是反封建的土地纲领②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③是彻底的土地纲领④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4.袁世凯上台后初期,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人民民主意识强烈 B.各种政治力量的制约 C.袁世凯当时倾向民主 D.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陈天华、邹容、章炳麟思想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A 用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D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6.导致二次革命迅速失败的原因有 ①国民党力量分散 ②北洋军力量强大 ③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A①②③均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C.①不正确,②③正确D①②③均不正确 7.表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被破坏殆尽,中华民国仅剩下一块空招牌的是 A.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B.《大总统选举法》的修改 C.《中华民国约法》公布 D.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皇帝 8.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的目的是为 A 稳定社会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B.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制造借口 C.消除民主共和的影响 D.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9.辛亥革命后,革命派连续发动革命斗争,主要是为了 A 维护临时约法 B 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C 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D 推翻袁世凯统治 10.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 B.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C.配合蔡锷发动护国运动 D.扩大立宪派的影响 11.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不正确的表述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B.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打击了帝国主义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的目的是 A.替中国收回胶济铁路 B.维护中国主权完整 C 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D.替中国收回胶州湾 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在当时最实际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政体 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14.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B.推翻腐朽的清政府 C.推翻帝国主义在华的统治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5.下列关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B.北洋军阀控制各省政权 C.思想文化一度繁荣 D.北京政府更迭频繁 16.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是指①辛亥革命推翻了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专制制度 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的实业家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被激发起来 ④辛亥革命促使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④“实业救国”的思想和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