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针对下图的形势清政府采取的对策是 ( )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强化皇权 D. 禁烟运动 2.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的是 ( ) A.林则徐在广东抗英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关天培在虎门抗英 D.香港人民自发抗英斗争 3.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依据是 ( ) A.林则徐虎门销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中国已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D.清政府闭关政策不利于中外贸易 4.与《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相比,下列各项中美国通过《望厦条约》扩大的侵略权益是 ( ) A.进出口货物应纳关税税率由两国议定 B.有权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 C.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有权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开设医院、建立教堂 5.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开始于 ( ) A.1840年 B.1843年 C.1858年 D.1860年 6.《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能明显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内容是 ( ) ①割占香港岛 ②五口通商 ③关税协定 ④片面最惠国待遇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7.“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此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后 ( )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近代中国有这样一句话:“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清政府增加了赋税 B.白银外流,物价上涨 C.粮价大幅度下跌 D.商人高利贷者对人民的剥削 9.右图反映的是列强侵华战争的史实,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大清大皇帝允于即日降谕各省督抚大吏,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无论单身,或愿携家眷,一并赴通商各口,下法国船只,毫无禁阻。”这里“降谕”的大清皇帝可能是 ( ) A.乾隆帝 B.道光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11.下表是两次鸦片战争之间英国对华贸易表(不含鸦片贸易)。表中所示英国在华贸易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 (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2 1845 1850 1851 1853 输华商品总值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 B.英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太少 C.英国的商品不适应中国人的需要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和鸦片贸易的影响 1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表现在 ①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②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③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 ④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镇压人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马克思称英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海盗式”的扩张,最能证明这点的史实是( ) A.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A.洗劫并焚毁皇家园林圆明园 C.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D.强割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14.中国内河航运主权的丧失,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A.《望厦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5.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 ( ) 1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清政府开始成为侵略者的附庸 ②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革命 ③外国经济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和内地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西方殖民势力深入长江流域,其间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 ( ) A.九江 B.汉口 C.沙市 D.重庆 18.近代史上,最早规定在台湾开放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