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D 2.A 3.(1)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其中有意识地进行选择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但怎样进行选择,首要的是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2)购买设备,就要了解加工对象的实际(酸性、碱性),根据这个实际订购设备,而张之洞却置具体的实际于不顾,没有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统一,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必然带来浪费。选厂址也要从实际出发,但张之洞又犯同样的错误。 (3)我们现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要吸取这个教训,务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四、高考巡礼 例 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注意:本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能力。不论同意哪一种看法,或有别的看法,只要有理有据,均同等评分。) 分析:本题是l999年高考题,是全国历史高考中首次出现的开放性问答题,属于开放性论证题。 第一,从能力考查方面看:试题题干列出关于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两种评价,请考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同意哪种看法并阐明理由;试题给出弹性很大的评分标准;两种观点甚至第三种、第四种观点合理,即同等赋分。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各方面都已经习惯的,只能探求惟一的“正确”结论的历史认知模式,力图改变限制考生思维空间及思维个性的局限,以期激活考生的思维,促使甚至是“迫使”考生,一要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二要史论结合地论证问题。应该说,在高考改革进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中,这是具有突破性的尝试。 第二,从知识考查上看:试题只要求论证,没有规定论证的角度和领域,这就要求考生要全面寻找可以支持自己论点的理由。无论考生选择哪个观点,知识内容都涉及洋务运动或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技术、阶级关系、中外关系等多种因素。 评分说明: 下面列出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的理由各若干项,作为评分参照。考生答卷中的主要方面(积极或消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9分,次要方面(消极和积极)各项得分不得超过4分。如考生有别的看法,并有合理的发挥或创见,可以参照以下示例酌情评分,合计不得超过13分。 (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工具(3分);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科技的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2分);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2分);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2分)。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治服务(3分);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为国求强(2分);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为社会求富(2分);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2分);经营管理腐败(2分)。 文字表述(1分):文句基本通顺,思路清晰,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不混淆颠倒。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