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八大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2分 ) 答案要点:(共13分) 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上,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意义:A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③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④邓小平理论继承了八大路线,同时又有所发展和创新。 27.(07四川综)39. 材料三 材料四 (表3 据王斯越《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编制,表4 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五 1933 年,(苏联)宣布实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工业品的出售价格,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加快(工业化的)资金积累。 1953 年,中国实行以固定价格强制收购粮食的制度,……为拟定的工业化规划提供资 源,……低价的收购制度提供了把物资部分无偿地转出农业部门的手段。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4 )材料三中图14 人物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分)参照图15 、16、17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3 分) ( 5 )根据材料四、五,概括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和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相似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并分析新中国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4分) ( 4)体现:帮助创建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作用: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外交孤立政策;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有助于新中国培养人才。 ( 5 )特点: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或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以忽视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 原因:新中国缺乏管理全国经济的经验;受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影响。 图7 1937年中国主要铁路示意图 28.(1)根据上述材料及图,概括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6分) 孙中山非常重视铁路建设。他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英人必欲夺我西藏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在《建国方略》中,孙中山设计了中国铁路建设的总体方案,其中对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区,规划了包括16条线路的“高原铁路系统”。他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二、六卷) (2)根据上述材料,简析孙中山规划“高原铁路系统”的战略意图。(8分) (3)列举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与西藏有关的交通建设主要成就。(6分) 答案要点: (1)区域分布不平衡(或铁路集中于东部和东北地区);(3分)铁路主权受到严重损害。(3分) (2)维护国家主权(或抵御列强侵略);(4分)开发利用西部资源。(4分) (3)康藏、青藏、新藏公路。(6分) 29.(08广东单)28.(1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 (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 28.(13分)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短期内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超额完成(3分)。 (2)“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忽视经济规律;超越国情(2分)。 (3)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4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