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到:“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排出纯金的潮流。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中与阿萨•勃里格斯观点不符的是( ) A.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B.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C.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D.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18.1874年,李鸿章提出“外须和戎,内须变法”。他认为“中国遇到了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国处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以后若不稍变成法,徒恃笔舌与人争,正恐长受欺侮”, “今当及早变法,忽令人笔我拙耳”。这里的“变法”指( ) A.创建近代军事工业以发展经济 B.交易兵制,发展民用企业,革新育才制度 C.着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建立近代国家 D. 研习西学,兴民权,废除科举 19.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 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思潮 20.右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 对其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21.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 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22.“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 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 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人们可以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23.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 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 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24.由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之间既存在“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一种有别于其它区域经济集团的“另类”合作模式。该组织是( ) A.北美贸易自由区 B.欧洲联盟 C.东南亚国家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5.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下列关于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 展主要特征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1990—1993年各种类型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单位:100亿美元) 1990199119921993 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 世界342343353355376378375370 工业发达国家245257250259265270256253 72%75%71%73%70%71%68%68% 发展中国家978610396111108119117 28%25%29%27%30%29%32%32% A.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形成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无足轻重 C.世界经济呈现区域化趋势 D.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共50分) 26.(16分)在西方民主制度下,国家大事的通过与否决、决策机构与决策的程度各国不尽相同,反映了西方政治决策系统的差异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对外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①1840年,英国要发动对清朝的鸦片战争,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_ ___。(1分) 理由是_____ 。(2分) ②1914年, 德国对英法宣战。决策机构(决策者)是____ ____。(1分) 理由是____________ 。(2分)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丘吉尔的话反映了美国政体的哪些特征?(2分)并指出英国政体有别于美国政体的主要表现。(2分) (3)19世纪70年代,德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法国确立共和制。根据所学知识,填充表格内容。(6分) 国家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元首与议会关系 德国 法国 27.(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 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 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 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在17、18世纪的杭州,徽商云集,他们与官府关系密切,依仗特许权从事垄断性经营。 米市桥、黑桥俱是米行,孩儿巷、官巷口则俱是布行,清河坊则俱是药行,而铁犁、纺车无从 寻觅。参茸、瓷器、龙井、丝绸、西洋奇物则更是无所不有。各行各业,主要买家俱为衙门,米 市布行亦在其列。店主兴衰荣辱全依官府,苛捐杂税自不待言,飞来横祸亦未可知。 —一商编自《杭州市志》 材料三 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丁之条鞭。地不分上下,一体出银,此地之条鞭。其名虽同,而其实不相盖也。敝邑所谓条鞭者,税粮不分廒口,总收起解,差役则除去三等九则之名,此照地偏派,丁不论贫富,每丁出银若干,地不论厚薄,每亩出银若干,上柜征收,如募应役,而里甲之银附焉。此敝邑条鞭之略也。 ——摘自《西园闻见录》卷23 材料四 《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 军费白银2亿两,(《辛丑条约》更是规定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款4.5亿两,并要求分39年还清, 本息共计9.8亿两。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