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立了市场改革的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24.央视3套热播的《歌声飘过30年——百首金曲系列演唱会》吸引了众多观众,下列歌曲入选其中的是 A.《歌唱祖国》 B.《我是公社小社员》 C.《社会主义好》 D.《走进新时代》 25.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曲折的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与三个阶段相对应的关键词是( ) A.“乡镇企业”、“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B.“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民工潮” C.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乡镇企业” D.“乡镇企业”、 “新农村建设” 、“民工潮” 第II卷 非选择题(50分) 26.(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 图2 北京天坛祈年殿—— 黄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 皇帝祭天并祈祷五谷丰登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的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相背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请回答: (1)根据图片指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状况,(2分)并说明历代统治者重视或鼓励农业的举措,(2分)简述小农经济发展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2分) (2)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指什么?(2分)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2分)明朝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唐宋相比有着怎样的突破?(2分) (3)18世纪康乾盛世的“太平辉煌”指什么?(2分)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依据是什么?(2分)“人们感到切肤之痛”的最典型性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替代了手工工具,用工厂替代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3分)并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3分) (2)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2分)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有哪些?(3分)其核心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具有哪些主要特征?(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