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江苏省海门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江苏省海门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Ⅱ卷(材料题、问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8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
    1、建国后,在黄淮地区相继出土了一些汉代铁铧和铁犁壁(起松土、碎土、起垅的怍用),这些文物可以印证当地在汉代
    A.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已经普及
    B.耕作农具得到改进
    C.铁器只用于农具制造
    D.使用了先进的曲辕犁
    2、右图反映了我国哪种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A.青铜器 B.铁器C.钢 D.铝
    3、收藏家张先生要把下列瓷器按制瓷技术成熟的先后顺序展示给客人,正确的顺序是
    ①青瓷 ②青花瓷 ③白瓷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4、明中后期,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利用积累的资金,购买几张至几十张织机,开设机房,雇佣几名至几十名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两者形成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说明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D.清代开始实行海禁,禁绝一切对外贸易
    6、对比图2与图1,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图1   图2
    A.空间的限制被打破 B.“草市”盛行,集镇兴起
    C.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政府对商业活动的监管完全取消
    7、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
    A.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激化 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8、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同,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9、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美洲社会进步 B.美洲国家独立 C.工业革命扩张 D.欧洲殖民扩张
    10、为了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发展本国海上运输,英国议会17世纪中期颁布了
    A.《航海条例》 B.《大西洋宪章》 C.《布雷顿森林协定》 D.《权利法案》
    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条件不包括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殖民掠夺、海外贸易等积累了雄厚资本
    C.圈地运动造就的大量自由劳动力 D. 工厂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在英国出现
    13、“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C.飞梭 D.内燃机
    14、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蒸汽机车 汽车 飞机 电灯
    15、自从2000年以来,中国民众对电信、铁路、保险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经济时代
    16、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A.都始于棉纺织业 B.都在多个国家同时展开,发展迅猛
    C.都推动了社会上产力的发展 D.都侧重于重工业
    17、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这说明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 B.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松、太的棉纺织水平急剧下降 D.中国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18、“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侵略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1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洋务运动的诱导 D.晚清政府的大力提倡
    20、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表》,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K]
    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
    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
    C.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工业欣欣向荣
    D.李鸿章在这一时期创办了开平煤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