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同步检测题:成都市七校协作体第二学期期中试题(4)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4)材料二中的“万里长征”是指什么?(2分)为争取该长征的胜利,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是如何告诫共产党人的?(2分)
    材料三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示意图
    (5)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革命事件。(3分)
    35.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举行之政治商谈的目的固在和平,即动员戡乱之目的亦在于和平。但是今日时局为和为战。人民为祸为福,其关键不在于政府……全在于共产党。
    ……政府……愿与商讨停止战事,恢复和平的具体方法。
    只要和议无害于国家的独立完整,而有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只要神圣的宪法不由我而违反,民主宪政不因此而破坏,中华民国的国体能够确保,中华民族的法统不致中断,军队有确实的保障……反之,如果共(产)党始终坚持武装叛乱到底,并无和平诚意,则政府……自不能不与共(产)党周旋到底,别无他途。
    ——引自蒋介石《新年文告》中的几段话(1949年1月1日)
    回答:
    (1)“政治商谈”和“戡乱”分别指什么? “今日时局”是一种怎样的时局?(4分)
    (2)蒋介石提出所谓“和议”条件的要害是什么?(2分)
    (3)蒋介石提出的“和议”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据以上材料,判断蒋介石提出“和议”是否真诚?从材料中找出两个证据加以简要说明。(6分)
    成都市2012级七校联考高一(下)
    历史卷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CABDCBBDCDCDCCAD
    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答案BCDBCCDDCBDBAAAC
    33.(1)中心:发展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2分)把农业生产摆事实在第一位。(2分)
    (2)适应革命战争和群众生活的需要;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4分)
    (3)阻碍因素:苏区处在敌人严密的封锁和包围之中;交通闭塞,私商控制贸易,进行高利盘剥;苏区商品生产水平低、产量小、品种少。(3分)努力:成立对外贸易机构,加强外贸管理;建立较大的进口公司;对生活必需品的出口贸易实行直接经营。(3分)
    34.(1)原因: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意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党和红军的精华骨干得以保存;革命火种撤播各地,开创抗日新局面。(2分)
    (2)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军事和组织路线,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l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6分)
    (3)中国革命中心由南方(瑞金)转到西北(延安)。长征使中国革命经历了严峻的考验,保存了革命的力量,有利于人民武装的发展壮大.随着民族矛盾的加深,抗战的来临,革命中心陕北成为抗战的后方和指挥中心。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分)
    (4)“万里长征”指中国革命和建设。(2分)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或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2分)
    (5)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或涉及江西的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3分)
    35.(1)“政治商谈”:重庆谈判和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戡乱”:蒋介石发动的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今日时局”: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反动军队正在进行战略大决战,蒋介石面临解放军摧枯拉朽的军事攻势。
    (2)保存伪宪法,保留反动军队。
    (3)取得喘息时间,保存反革命力量,维护反动统治。
    (4)“和议”是虚伪的。证据:一是保存伪宪法和反动军队等违背人民利益的条件;二是坚持反共立场,诬蔑共产党搞“武装叛乱”。三是推卸内战责任,叫嚷准备与共产党“周旋到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