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七校协作体高2012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完成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注意事项: 1.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共自诞生以来不断地走向成熟,据此回答1—6小题。 1.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 A.我党在某些大城市拥有相当强大的革命力量 B.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C.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实际 D.我党尚未充分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 2.中共曾在下列地址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是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 ①会议都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错误 ②毛泽东都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在危机时挽救了党 ④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最主要表现是: A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B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 在共产国际帮助下纠正“左”倾错误 D 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 5、下列关于1927年中共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革命面临危机的背景下被迫进行的 B 经历了一个先实践后理论的认识过程 C 使党的民主革命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D 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6、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对解放后中国社会性质的设想是: A、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B、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 D、由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毛泽东思想是我党以及中国革命的结晶,指引着我们革命的胜利,是武装我们的思想武器。据此回答7—12小题。 7.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A.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结合起来 B.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 C.把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统一战线结合起来 D.把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结合起来 8.下面哪项是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的基本精神: A.提倡国共合作 B.阐述建立抗日根据地的主张 C.提出全面抗战路线 D.强调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9.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预见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主要依据是: A.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 B.中国是大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 C.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D.中国抗日有美、英援助 10.毛泽东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说明: A、只要解决了土地问题,中国革命就可以稳操胜券 B、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必须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红军要存在,要发展,必须要开辟更多、更大的根据地 D、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同盟军,进行革命必须要取得农民的支持 11.下列中国革命圣地,按相关革命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瑞金—南昌—延安—西柏坡 B.南昌—延安—瑞金—西柏坡 C.南昌—瑞金—延安—西柏坡 D.南昌—瑞金—西柏坡—延安 12.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 遵义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 洛川会议 D 中共七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