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台儿庄战役 1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 ①日本对国民党采取诱降政策 ②汪精卫叛国投敌 ③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④中共开始采取“抗日反蒋”政策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 14.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发表“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表明中共( ) A.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B.认定国共合作已经破裂 C.要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反抗日本侵略的责任 D.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1943年11月,我国废除了治外法权等不平等条约中的特权,主要原因是( ) A.综合国力的提高 B.外交政策的成熟 C.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D.条约已经到期 16.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 ) A.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实行“三三制”原则 C.开展整风运动 D.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17.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 ( ) 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 18.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并未立即爆发,原因是( ) ①国内外要求和平、反对内战的舆论压力 ②国民党需要争取时间进行军事部署 ③中国共产党中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④国民政府是形式上合法的全国政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过:“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这里的“最基本条件”是指( ) A.各阶级、阶层的支持和拥护 B.调动一切反封建因素 C.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20.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东西,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 )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21.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总任务是( ) A.集中一切力量,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 B.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D.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22.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是( ) A.1949年旧北平和平解放 B.1949年1月蒋介石被迫下野 C.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 D.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23.西柏坡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与井冈山、延安一起并称为中国革命的三大圣地。中共党史上与“西柏坡”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的重大问题是( )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选择 B.“两个务必”要求的提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 D.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4.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25.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 )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