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形成了( ) A. 手工作坊 B. 手工工场 C. 工厂 D. 垄断组织 17.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 A.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18.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 ) A. 鸦片战争期间 B. 洋务运动期间 C. 甲午战争期间 D. 辛亥革命期间 19.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较快,出现“短暂春天”。对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提倡购买国货 D.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20. 中国“一五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果是( ) A. 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 B.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实现了工业化 D.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1.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些口号反映 ( ) A. 是浮夸行为,犯了“左”倾错误 B. 说明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C. 农业生产的真实反映 D. 鼓舞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22.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 调整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 B. 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C. 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23.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开展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 ) ①都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方针 ②都将主要任务与工作中心放在经济建设上 ③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 ④都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④ 2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中共党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 ) A.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 B.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C.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D.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