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一历史单元测试题:忻州市第二学期高中联考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20-05-1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测试
    [新课标版] 命题范围 (必修Ⅱ)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黄梅戏《天仙配》选段:“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戏中描述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于 ( )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东汉
    2.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3.一位隐士的商人,多年来从事丝绸产销业,由于生意兴隆,从而雇用了5位技术工人协助生产。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手工业与农业进一步分离
    4.“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与雍正这一观点不一致的是 ( )
    A.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B.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5.下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中国皇帝进献的《坤舆万国全图》。该图绘制的首要条件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早期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6.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活动出现。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先后是 ( )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B.西班牙、荷兰、英国
    C.西班牙、法国、英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7.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
    城市,所以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蒸汽机 ( )
    A.能提供便捷高效的动力
    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C.是工业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D.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8.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关系方面最大的特点是 ( )
    A.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出现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C.工厂规模不断扩大 D.垄断组织出现并发展
    9.张謇是晚清状元。右图是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
    下列相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洋务企业的典型代表
    B.一战期间获得丰厚的利润
    C.见证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兴衰
    D.浓缩了中国民族工业的艰辛
    10.据记载:1903-1908年,中国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而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就有41.3家,1916-1919年更是达到年均24.6家。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 )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建设厂的限制
    ②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实业的法令
    ④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④
    11.如下表所示,1950年中国与美国、印度在港、发电人均产量方面的比较( )
    人均产量中国美国印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