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气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5.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这客观上反映出 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和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 D.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16.中国近代“实业救国”的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 C.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国家D.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17.假设你是一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投资企业的人,从投资收益角度考虑,最好的投资选择是 A.重工业 B.军事工业 C.农业 D.轻工业 18.“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这一材料说明他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19. 1910年,在清政府支持下,江苏江宁(今南京)举办了首个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在获一等奖的66件展品中,以丝、茶、工艺品居多,机械类甚少,获奖地域主要集中在江浙沪和北京。这说明当时中国 ①政府对振兴实业持积极态度 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③民族工业中重工业极为薄弱 ④传统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建国六十周年庆典上,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打头的游行方阵分别命名为:开天辟地、艰苦创业、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下列史实与 “艰苦创业”相关的是 A.新中国成立 B.一五计划制定与实施 C.开辟经济特区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右图为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据此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小岗队是安徽凤阳县出名的穷队。从1957年到1978年的22年中,小岗队未能向国家交售一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就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小岗队面貌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口号的提出 C.“南优二号”杂交水稻的推广 D.“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2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C.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实行按劳分配 24.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的取消以及后来图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A.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C.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D.经济形态由农业过变成了工业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