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宝训》卷三《理财》 材料四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 ——《鹿洲初集》卷三《论南洋事宜书》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27.(12分)照片是历史的见证。观察下列我市市民、城市景观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中的市民为何穿着列宁装?(2分) (2)图片2中的学生为何穿着绿军装?(4分) (3)列举由图片3向图片4变化过程中,党领导人民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6分) 28.(16分)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发展模式不尽相同。 请回答: (1)以美国和苏联为例,说明“自由放任”模式和“计划经济”模式产生的消极影响。(2分) (2)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起点,西方国家通过何种方式突破“自由放任”模式?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为克服“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苏、中两国先后进行改革。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全面突破“计划经济”模式主要表现是什么?(6分) (4)美、中两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突破有何共同之处?综上,你能得出什么启示?(4分)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 ——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 材料二 图1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图2 上海世博会会标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 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在全球化过程中四个阶段的核心国家。(4分) (2)材料二中的图l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推动英国大规模海外贸易和全球殖民 的主要动力是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别归纳克林顿与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不得照抄材料)。1851年英国举办了首届世博会,联系图2,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6分) 石家庄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一 历 史A卷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D 6.D 7.B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A 15.C 16.A 17.D 18.D 19.A 20.A 21.C 22.B 23.B 24.B 25.C 26.(1)井田制(1分)、均田制(1分) (2)土地兼并现象严重(2分)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2分) (3)重农抑商(重本抑末)政策(2分)、闭关锁国(海禁)政策(2分)等(答出2个即可) 27.中苏友好、“一边倒” (2分) 左倾思想的影响;国际形势(中苏、中美关系紧张)(4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国企改革;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答出3个即可)(6分) 28.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1分) 苏联: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生产积极性受到压制。(1分) (2)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2分) (3) 未能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2分)1992年小平南方谈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 (4) 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分)经济的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因国情而变。(2分) 29.(1)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苏联;美国。(4分)(2)本质问题: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分)。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1分) (3)认识:克林顿主张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2分)卡斯特罗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2分) 看法: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并加入WTO,趋利避害,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上海世博会正是我们展示其成就的机会和平台。(必须结合上海世博会来说,否则最多只能给1分)(2分) (责任编辑:admin) |